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是否有真的了解自己呢?
尤其是面对孩子时,我们总是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礼貌,做事不能急躁。
但,我们有问问自己做到这些了吗?
记得有次吃晚饭时,女儿又发挥了“饭渣”的本性,一边吃饭一边玩。
我“好好的”和她说,提醒她要好好吃饭。开始她听了,继续拿着筷子吃了起来。
她平时是从来不主动吃青菜,每次都是我和爸爸给她夹到碗里,鼓励她要多吃青菜补充营养才能长得健康(皮肤才能白),女儿才勉强吃下。
我便给她夹了些青菜提醒她要吃青菜时,女儿哭起来了,边哭边说我不喜欢吃青菜,我不要吃青菜。并且哭声越来越大,特别的委屈!
听到她一哭,我的坏情绪也跟着上来。但还是尽量克制自己,我就对她说,(此时声音有点大)你不吃青菜就说不吃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哭呢?
话音刚落,孩子的哭声音就更大了,抽抽搭搭的边抹眼泪边说“我就是不吃青菜!”语气中带着反抗的情绪。
我知道她哭不是在于我夹青菜让她吃这件事上,而是反抗我不让她边吃饭边玩这件事上。
我便开始了对她的一通说教,结果越说越哭,她越哭我情绪就越激动,瞬间小火直冲头顶。
爸爸看这架势,就开始哄她,“快别别哭了,你看你这哭的眼泪鼻涕,真像个小花猫的脸,我录给你看。”还边拿出手机给她录哭的视频。
同时我还在大声斥责女儿吃饭不认真,不爱吃青菜等,悉数她刚刚哭的不对。
爸爸录完了视频放给孩子听,我听到视频里我对她歇斯底里的说教声音,虽说我的目的是告诉女儿有什么事情好好说出来,不要动不动就哭。
但听到视频里大声的咆哮说教声,我自己都震惊了。
这是我吗?这是一个妈妈教育孩子的声音吗?
教育孩子语气这么的差,难怪女儿越哭越厉害!
我不是一直倡导要做女儿的好朋友,当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妈妈吗?怎么变成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妈妈呢?
想想平时还教育孩子说话要有礼貌,要学会尊重别人,我怎么可以忘记尊重孩子呢?
冷静下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孩子一直边玩边吃饭这个习惯没改变,不是孩子的问题,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而是我们父母的问题,孩子在吃饭时不好好吃,一边吃一边玩,我们去找原因了吗?
事后和爸爸两个也分析了下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根本是什么。
孩子不好好吃饭,要不就是最近胃口不好了,要不就是习惯养成的,想想女儿肯定是一直以来的习惯造就了她的“饭渣”特性。
在这点上,那也是我们教育出了问题,一直以来到吃饭点就靠说教是完全解决不了问题,这样只会像这次样,“母慈子孝,鸡飞狗跳”。长此便会破坏家庭和睦,亲子关系。
说教肯定是没用,我得告诉她吃饭是一个任务,是每天三餐我们都必须好好认真的对待的事情。
和她约定要不好好吃饭,到吃饭结束时间还没吃完,我们就要收拾筷碗去洗,而你即使没吃完也不能再吃了。
那结果就是后面肚子饿,自己要承担饿的结果。后面是没有零食吃,没有其他任何吃的东西。只能等到下一餐吃饭点。
我相信一旦建立这样的规矩并落实下去,一餐,两餐,三餐后,女儿肯定会认认真真的吃饭,因为她自己尝试不好好吃饭带来的结果-饿肚子。
这结果肯定比我那种大声咆哮的去说教她要好很多倍。并且我们之间的亲子感情会越来越和谐,女儿也会越来越遵守我的约定。
想到这些,我便试着去执行,和女儿开始约定,这中间没有说教,只是和她平等的沟通。孩子欣然答应,最近这段时间吃饭孩子表现还是极好的。
这个过程虽然慢,但我也让孩子明白了自己要遵守规矩,自己要承担结果。比起曾经的咆哮说教,这更有成果。
其实一直知道,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有耐心,温柔的妈妈,妈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这不仅仅是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成长,还会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人生。
但,我们面对生活琐碎时,有些时候就是会忽略这些具体的方法。
很庆幸爸爸那次无心录的这个视频,我从中看到曾经真实的我自己。
要说世界上最好做的是父母,因为不需要考证可以直接上岗。但要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需要持证上岗,试问又有几个人能通过这个考核呢?
在养育孩子这条路上,我们都是边当父母,边学习当父母,这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成长的道路,它不仅需要我们父母用心去做,还要用爱去浇灌。
平日生活中,多学会倾听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同时,我们父母也要学会在生活中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孩子。
这条路虽然艰辛,漫长,但我会经常总结,反思,成长,希望自己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妈妈。将来女儿说起她妈妈时便会嘴角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