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一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情绪与情商的关系?
1.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心理现象,无论是否加强管理,情绪都有个产生与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做情绪的主人。
2.情商被称为情绪智力,是心理学家针对智商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品质,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3.成功+幸福,谁来决定?
成功与幸福是美满人生必备的两个基本要素,他们都离不开良好的情绪。
在<中国儿童情绪管理>这本书当中,上面写到情绪对人生成功有80%的贡献。 成功=20%智商+80%情商
4.健康情绪是人的天然需求
情绪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对一个人身心的多方面都具有影响:健康的情绪对人是有积极作用,不健康的情绪对人具有消极作用。
二、父母如何面对/回应孩子的情绪?
“我儿子似乎总是很愤怒,并且在生气时会变攻击性很强,他会玩具跟我吵架,他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而且他的心情总是很不好,动不动发脾气,对于一个奋斗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1.要认可孩子的感受“你真的很生气。”感到生气没关系,但你能用言语而不是行动告诉我,你在生谁的气或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吗?要等待孩子回应,并有兴趣的倾听。而不要说:“你不应该生气,再发脾气我就要饶不了你了……”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疏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2.有时候孩子们在生气的时候,辨别不出自己的感受,要让你的孩子知道过一会也没关系,当他们准备好之后可以随时找你谈。
3.当孩子们争吵和打架时不要选择站在哪一方因为这事引起孩子的愤怒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要同等的对待他们,并且说“孩子们我看你们现在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先冷静一下,再试着解决,或者你们既可以到别的地方吵也可以在这里把问题解决掉,但是我不会站在任何一方”。
4.摸摸他们、拥抱他们
三到四岁的孩子仍然喜欢身体接触,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很愿意老师牵他的手,喜欢搂着妈妈。喜欢熟悉的人,特别是老师摸摸她,亲亲她。有时拍拍他的肩膀,他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一个鼓励和支持,所以妈妈也要尽量的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抱抱你的孩子。
5.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用攻击行为伤害别人,要让孩子知道你认识到了,他可能因为是为什么事情感到伤心和生气,但你不能让他伤害别人。如果孩子还小,要马上带他离开现场,并和她一起坐下来跟他谈谈生气的原因。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大,要对她说:“我爱你,等你准备好能谈一谈的时候可以随时来找我。” 然后,你就离开。
6.避免对孩子惩罚,还要避免对孩子的攻击行为作出让步,这会加剧孩子的攻击行为!
三、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方法。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中国亲子之间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是的感受。我们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 “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 幼儿在表达情绪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4.让孩子学会乐观的面对生活。
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的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的话,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
四、如何养成好脾气?
1.和孩子想出与生气的近义词越多越好我把所有的列在纸上。
2.和小孩一起想想生气时是什么感觉?做出生气的表情进去愤怒中,尽量带入真实的感觉,这个感觉不太好,然后我让小孩想想当别人对你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感觉怎么样?“感觉非常不好!” 不过,生气实际上是好事,它是身体的一种表达方式,生气表明我们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一切,问题是生气可以愈演愈烈,他会导致我们说出一些难听的话,而我们本无此意。
3.接着让他想出最近哪些事情让他生气,要仔细想想。
4.画出某个人《除了自己》从盘子中拿走最后一块饼干。
5.让孩子说出,此刻他自己的想法,然后我帮他写下来起来。
总之每个孩子都应有自己的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渴望得到父母尊重和理解,渴望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大多数父母眼中,还是永远不懂事的小屁孩儿,于是高高在上的看待孩子,了解孩子根本没有真正的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阻碍与孩子的正常沟通,交流甚至会剥夺孩子的童心与童趣。
父母只有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才能真正的聆听孩子的内心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