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秦晋芳老师的介绍。
今晚我分享的题目是:你为什么感到孤独?
不久前,很不幸,我的一位同事跳楼自杀。
还有位朋友,文字水平很不一般,可常常是,朋友家人就在身边,却相对无言。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饭桌上的两个人,各自一手捧手机,一手捧饭碗,互不干涉。
怎么说呢?看似繁花似锦的内心深处,却难掩意兴阑珊。
我们身边从来不缺人。无论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中,从家庭、上班到社交场合,在一个又一个的微信群和团体里,可事到临头焦虑不安的档口,想找一个人说说话,颠来倒去翻拣通讯录,却没有一个能够想与之开口说话的人。
每天朝夕相处、擦肩而过、人来人往,甚至,我们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说很多的话。
但是,我们仍然感到孤独。
没错,是“感到孤独”。
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
感觉自己与他人或者社会呈隔离状态,而不是外表看起来的样子。
荣格说,孤独并不是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自己心中最紧要的感受。
对,“无法交流”,才是关键。
这“无法”,包含两层含义:
“说不出”和“不想说”
说不出的意思,我没有能力表达出来。
当然,这和表达能力没关系。
有人生来就没有自我表达能力,这叫“述情障碍”,是一种人格特质。述情障碍指无法辩识自己的感受,也无法表达情绪,这部分人是情感上的色盲,对自己的理解也不深。而这里所说的“说不出”却完全不是这样,但是,却确实觉得,自己并不能把自己表达清楚。比如,常见的,当我们和对方沟通时,可能会觉得:我不是这么想的,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是,说出来怎么就变味儿了;或者,唉,算了,我也说不明白。
而“不想说”,就是,我有能力但没有意愿说。比如,说了又有什么用?反正你也不懂。既理解不了我,也帮不了我。我既然说了,就寄希望于你能理解,你不理解,我就会失望,为了不失望,我干脆就不说。
不幸跳楼的那位同事,本来那天休息,可是一清早来到单位,换上工作服,从工作的七楼一跃而下……,她这一系列举动想表达什么?无人知道她内心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凄风苦雨以至于绝望到连即将高考的孩子也不管不顾,一心赴死?然而却没有同事没有家人听到过她什么诉说或者抱怨委屈等等,她本来是可以控诉这令她绝望的世界的呀!
到底是说不出还是不想说?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无论“说不出”还是“不想说”,都源于“破碎的自我”。
就自杀者来说,或许当丧失理智的那一瞬过去后,也就不会这么冲动;或许有人能给她及时的安慰和支持,事情也会有所扭转,但这也只是或许。分裂的自我不能统一整合而崩溃坍塌,眼前只有一条路就是将自己连同世界一同毁灭。她不明白的是,世界也只是自己眼中的世界,与他人无关。这便是破碎的自我的一种极端的行为方式。
在这样或那样的委屈面前,我们成年人,也许并没有那么的强大。在长大的过程里,稳固的自我需要一点点建立,直到能够抵御住羞耻、愤懑、自我贬低、焦虑不安等种种负面情绪的侵袭。
那么,破碎的自我又怎么造成的呢?
这要追溯到早年的抚养关系。
下面我试着用亲子三角关系理论来解释:
亲子三角关系理论认为亲子关系建立经历三个时期,第一是“共生期”,此时处于一元关系,也就是母子一体,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在母腹中,生理上一体。第二个阶段是从出生到6个月。随着脐带被剪断,婴儿与妈妈在生理上断了联系,因为需要依附才能存活,心理上与妈妈并未分离,共生由此而来。这个阶段,孩子认为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与妈妈是一体的。
2.个体分离化阶段(6个月到3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我意识诞生,这就由一元发展到二元关系。二元关系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人是和自己一样独立存在。者意味着妈妈要和孩子分离,是心理上的分离,这时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3.三角关系期,即三元关系,是孩子三到六岁,此时,孩子充分认识到,除了“我”、“你(妈妈)”还有“他(爸爸)”的存在。此时需要爸爸打破原有的二元关系介入进来。他的作用是和母亲和孩子构建一个三角关系,撑开母子关系,使其不会坍塌成一元的共生关系。人们常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那么“破碎的自我”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都会体验到一种“要崩溃了”的感觉,其范围从轻微的尴尬开始,比如一个人与老友不期而遇,打招呼时突然却忘记了他的名子,再严重的,当众出丑被人耻笑,在最在乎的人面前丢了脸…等等,这些会产生折磨人的恐惧和羞耻感。
科胡特对此曾有过描述:那令人焦虑、恐怖、完全让人动弹不得的自体破碎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对个体自尊产生侮辱的情境中。
这样的感受你我或多或少都曾有过,感受强度也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很快恢复,当作偶发事件,也有一些或许若干年想起后还会体验到当时那种面红耳赤或者愤愤然的感觉。当这种难以承受的感觉发生的时候,一个人想要克服痛苦,就必须要启动防御。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暴怒,就是防御过当的一种表现,在痛苦无法承受的时候,用暴怒来保护自己脆弱的自体免于破碎,攻击指向外部,通过伤害别人来达到掌控的感觉,否则,自我便破碎了一地,羞耻和焦虑一刻也不能忍受。
而自杀和自伤行为,也被视为一种表达,是将自恋性暴怒转向自体的不完美以及随之而来的羞耻感,把这种委屈和愤怒转向自身时,自我伤害就会产生。
所以或许正是因为自认为的不公正带来的羞耻和低自尊的无力感,我的那位不幸的同事就以跳楼这种惨烈的方式毁灭了自己。
这便是“破碎的自我”极端的例子。
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挑战,被误解、被欺凌、车辆刮蹭、插队等等,这些不公正的事情发生时,适度的愤怒是正常的,是维护个人自尊的保护性防御。而过度的愤怒,不管是指向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引发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这样的例子已比比皆是。
而之所以会过度,笼统的说,是情感不协调导致。如果一个人从未得到过情感协调,想要对别人产生好的情感协调的是相当困难的。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如果一元关系建构的不成功,我们似乎永远无法走出自己的感受。这个世界对于我们的意义,更多的,最后都会回落到我们一元状态中的各种感受。而对于一个一元关系构建失败的人而言,这些感受将是高度融合、未分化的状态,同时,又是破碎和沉重的,他们分别指向“破碎的自我”。
这些感受,因为太破碎,我们说不出来;因为太沉重,说出来,也没人能懂。
这就是“说不出”和“不想说”背后的原因。
孤独,便由此而来。
在“破碎自我”的底色上,同样的事情,到我们这里,往往激发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比如:
同样是工作中与人发生争执。有的人感受可能是愤怒,选择回击,然后这个感受就结束了;而有的人感受可能就要复杂和沉重得多,比如,会有愤怒、自责、焦虑、无助、无奈、无力,又痛恨自己没有力量,感到悲哀等等。
但是,这些融合在一元感受中深刻的体验,其实,是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他人都无法到达的地方。
也就是说,不用说自己都很难清晰地表达出来,即便你说出来,别人也并不能完全理解。
那么,这部分东西,只能往自己身上更深的地方安放。
于是,在深层次感受的层面上,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孤独。
说到这儿,我们会想,如果一元关系构建成功,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孤独了呢?
试想:如果我们一元关系构建成功,我们拥有一个完整的、相对健全的自我,我们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和感受,并且,也有这个动机(愿意说)向“他人”说。
“他人”,便指向“二元”,指向情感连接。这个时候,最大的挑战就变成:我们是否能和“他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
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功能性的;一种是情感性的。孤独,就是我们无法和别人建立情感连接的人际关系。
建立二元情感关系,不是一件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可以自然而然、自动获取的事。走入二元情感关系,这是一种能力。有的人终其一生,发展不出这项能力。
所以,我们常见这样的情况:我们和父母无话可说;我们和伴侣只是搭伙过日子;我们和同事走不近;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结交朋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的很多人,总是“孑然一身”:即便身边有父母,有亲人,有同事,似乎也有朋友,但是,还是给人一种“孑然一身”的冷清和苍凉感。
没有能力建立情感关系,就会感觉,自己永远是一个人。
表现为依恋障碍。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孤独,是因为我们无法形成对外界的依恋。
依恋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就是,外界是好的。因为外界是好的,所以,我们才能信任外界,从而,放心去依恋;如果外界是坏的,那么,我们一定就会把本来可以投注到外界的力比多收回到自己身上。
事实上,外界确实是好坏同体的,区别在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感受来自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外界:主要养育者,泛指母亲。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就会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如果,母亲并没有在适当的时间,给予我们“外界是好的”的感受,那么,我们就会有一种感觉:外界是坏的。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们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魔咒?
不断暴露,并且,变得结实。
你一定看到了,孤独的根本,是一元、二元和三元三个层面关系建立的失败。因此,你要给自己不断暴露在他人、在社会、在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机会。
比如,我们不仅跟人交流,而且要尝试去跟人进行“触碰心灵”的交流;让自己努力工作,在规则世界取得身份、成绩和价值;尝试融入各个群体;去旅行、去读书、去发现一路上不同时空、不同象限内同一个自己的不同面向。我不能保证我们伸出去的善意和勇气,每一次都能得到外部世界的鼓励。可是,我们终于有机会得以不断地暴露自己,并且,变得结实。
在这个不断暴露的过程中,一定会凝聚着你自己的各种情绪、和他人之间关系的张力以及你体验到的所有外部世界给你的反馈,这恰恰才是你重新修复三元关系的契机。同时,在这个磕磕绊绊的过程中,所有问题不断呈现出来,你才得以有机会去看到问题到底在哪里,并且如何去解决。
然后,进入另一个境界: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这是两种孤独,不是一回事。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享受的那种“孤独”,是什么样的呢?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这,其实,已不是孤独,其内心,早已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正所谓,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感谢大家收听。感谢新阳光心理研究所提供的平台,感谢李克富老师多年的培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