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饭点总有人问,“去不去吃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吃不吃饭变成了一个问题。
昨天跟一位偶然识得的朋友谈论吃了什么菜的问题,我告诉他,在学校食堂吃饭每天都是那些菜色,每次去吃饭没有一点期待,吃饭就像是例行公事,有时候去的早,菜看起来刚出锅还会开心一下,有时候去的晚,看着就不想吃。这样看起来,我对去吃饭真的很消极啊。
朋友于是回忆起他的读书生涯,说他读书的时候,吃饭总是打前锋,说是因为前面的饭是白的,后面的饭是黑的。听他这样说我不由得想起十三四岁之前的我,那时候我对于去食堂吃饭真的是很积极。
从小到大读书都是住宿,读小学那会儿,一个星期回去两次,一周的零花钱最多五块,学校食堂的饭跟菜都不够好吃,365天食堂的菜都是一个样子,白米饭总是不够干净,最好吃的是打菜那里卖的包子。那时候我们改善伙食的方式无非就是从家里带煮好的菜跟买一瓶老干妈,尽管如此,可还是期待早点放学去吃饭,还记得小学的食堂没有桌椅,大家打了饭菜都是随便找个地方蹲着吃,三两个朋友蹲在一起,边吃边聊,好不快乐。从三年级到小学毕业,就那样蹲着吃重复的并不可口的饭菜整整三年,很奇怪,并没有失去对开饭时间的期待,犹记得排着长队等着打饭的急切。
等到去了县城上初中,才知道之前的饭前期待根本不算什么,初中的食堂有三个,学校大门那一栋教学楼的二楼三楼四楼都设有食堂,食堂的菜简直就是眼花缭乱,饭也白的多,更重要的是,食堂不仅仅卖饭,还有各种小吃食。炸馒头、炸芋头、炸土豆,感觉能炸的东西食堂都不会放过,还有火腿肠,蒸玉米,蒸红薯什么的,啧啧,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食堂是个多美妙的地方啊,记得每天上下午临近放学那几分钟,大家的心思就全在食堂饭菜上了,手里拿着勺子敲着碗就差撒腿就跑了。这样想来才发现,那时候对于吃饭几乎没人是不高兴的。
后来又上了高中,还是喜欢吃饭,却再没有那种一放学就朝食堂冲刺的喜欢劲了。很多时候期待饭点的到来不是因为多想去吃饭,只是因为总算可以结束这半天的课程,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于是就这样一路到了大学“去不去吃饭”这个问题在我这里总是得到否定的回答,如果有哪一次我对吃饭表现的很急切,一定是连着至少一餐没吃了,急需解决肚子问题,比如现在躺在床上没吃中午饭的我。
其实我知道之所以我对食堂不再爱的深沉的原因是什么――是食堂的菜不好吃不好吃不好吃,再也哄不了不是孩子的我,以前不懂事,吃什么是什么,哼,现在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食堂你还拿老菜藏在新菜下的把戏来骗我,有意思吗?你这样真的会失去我的!
好吧,其实我就是想抱怨食堂的菜难吃难吃难吃,作为大学的食堂,我不奢望你有多大多壕,但至少你要把菜煮好吃点,不好吃也行,可你也不要把剩菜放在新菜下面啊,这样我们会被骗的。作为大学的食堂,我也不奢求你每天几十种菜的花样,可你偶尔也换换菜式啊,在吃菜这方面我们真的一点也不恋旧。食堂你听得到我的呼吁吗?你想进入我的内心吗?食堂你知道吗,其实我们除了你还有很多选择的,比如外卖比如直接去外面,可我们选择了你,所以一周里你能至少有一天把菜煮好吃点,把剩菜都抛开吗?食堂我求你答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