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夭夭:绚丽茂盛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闪耀的样子。华:同“花”,指盛开的花。
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宜:和顺、亲善。室家:家庭。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蕡(fén):果实丰腴,红白相间,果将熟的样子。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妻美满又和顺。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携手家和睦。
【赏析】
最早写桃花的诗,就是《诗经》里的这篇《桃天》,文中以桃为喻,以桃为兴,以桃来写那些娇美的女子。《桃夭》是女子出嫁时,预祝其婚姻家庭生活美满的诗。
桃花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桃花更是一处温暖的归宿。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桃花盛开的道路上,走过一群人,抬着大红的花轿,经过打扮的新娘穿着桃红的衣服,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写出了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那是美丽的姑娘出嫁了。
桃花一样热烈的气氛,桃花一样绽放的心情,演绎着桃花一样美好的爱情故事。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桃夭》很短,言浅意明,但细想起来却回味无穷。因为这诗是写女子的,是写男子千回百转众里寻觅的佳人。
在当时,一个女子拥有艳若桃花的姿容自然叫人喜欢,但作为新娘,人们对她还抱有更多的期冀与祝愿。本诗反复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就如“与子于归,宜室宜家”所写,女子就像这十里桃花,不但美丽,而且合宜,有她的家庭一定和顺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