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婵
今天课程满满,同时也收获满满。聆听了四位老师的精彩课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黄浩洋老师执教的童漫作文课例《挖宝记》。
《挖宝记》首先它是一幅哲理性的漫画,这幅漫画向我们传递的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浅尝辄止的道理。在这节课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表达——写作——讲评——升华的六个步骤,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首先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来引入这节课,让学生看图猜漫画,激发学生对这节童漫作文课的兴趣。接着用全中国最有名的主角“小明”为漫画的主人公命名,快速进入课堂状态。然后使用分割法将漫画进行切割,以“看图片,猜神情”、“看神情,猜情节”的形式引导学生多次地观察漫画,发现其中的细节部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漫画后,对漫画的内容进行讲述。让学生把漫画第一位主人公的故事说完整,带领学生复习了记叙文的六要素,教导学生说故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接着引导学生把故事说生动,引出了本节课习作教学的重点:细节描写。通过习作指导,完成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填空训练,培养了他们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知识训练点。最后通过一个情境演绎,引出漫画的哲理“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
面对写作文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家长怕辅导、老师怕教、孩子怕写。而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是半壁江山,怎么帮助孩子爬上这座山,多少教育行家里手都各有绝招,而我们的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致力于寻找更适合打开儿童写作的教育之路,以儿童视角出发,找到了一条将作文教学通向儿童的通道,这就是“童漫作文”。
要改变作文难的现状,关键在于要解决学生作文兴趣和为学生打开思路、提供习作内容这两方面的问题。童漫作文是解决儿童作文的内驱力和习作材料的一个便捷通道。儿童漫画表达的都是表达的都是学生最熟悉。最关心甚至最好奇的内容,具有吸引力的事件、夸张的场景和鲜明的意向,使得儿童有形象可依,思维活跃,从一开始就开阔了儿童的写作思路及写作视野。
我们不仅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还要知道为什么写和写得如何。就是解决写作目的和写作评价问题,也就是学生写作的动力源。那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带着赏识的眼光,创设更多的展示空间,如发表在班级小报、班级板报、校园板报等等,邀请同学、家长、朋友等诸多读者去分享、赞美每位儿童的习作,使儿童能够从他人的眼睛里感受到自己作品的魅力,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也可。通过这样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赏识中,才能找到习作的信心与习作的兴趣。
让我们一起借助童漫作文的魔法,唤醒、激发与培育儿童的言语表达动机,推动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条真正通往儿童写作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