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选在这一天交一份学习心得特别有意义,每一个岁末年初都是怀念与希望交替,既怀念过去一年的得与失,也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无限的希望。而跟沈红亮老师学习的《思有成竹——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便是我过去一年里收获之一。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
一是好奇,工作一直在用这个工具,但是它是怎么来的,每个线条、每个颜色到底有什么意义?二是好的东西我应该如何分享给朋友们,让他们也受益?正是基于此,2019年11月底,开启了正式学习思维导图之旅。
学到了什么?
1. 思维导图人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因为学生时代成绩不理想而引发的思考,为什么同为学生而学习成绩会有差别?通过探索和研究以及实践反馈,这种可以使左右脑同时工作的图文并茂学习方法诞生了。
2. 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能应用于工作场景,也可以应用到生活场景,是一种方便又实用的激发和梳理思维的工具。一份读书笔记,一份工作事情的梳理,都可以变得一目了然。
3. 工作和生活中运用思维导图工具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事项,避免混乱或遗漏;第二也可以激发大脑想象力,从而使想象力迅速开花或接龙,不再受固有思维的局限;第三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记忆,图文并茂,色彩艳丽,正是左脑理性与右脑感性同时记忆的最佳方式。
如何编制思维导图?
没有正式学习时,觉得它很简单,只需要中心思想,再相应延伸出关键点即可。学完之后,才知道,它就是一个越用越熟练的工具,就像开车,开得越久,驾驶技术越熟练。也正是因为面授课结束后的21天作业小打卡,让我越来越喜欢手绘思维导图。
手绘的方法是首先明确中心图,其次是围绕中心图建立纬度及给予相应的颜色,第三是主干、支干、线条粗细度及方向,最后是画插图及进行相关内容的关联。那么在编制过种中要注意,每个线条上的关键词提炼都要以动词为主,名词为辅,能简则简 。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思维导图路上的浅显感悟,课程开始之前,沈老师让学员选择自己计划怎么学习这个工具课,当时我选择了“受、守、破、离”这四个字,想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行者无疆,思者无域,如果你也是喜欢思维导图的人,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