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外出测试周,相应计划调整很大,
周六照旧进行乒乓球测试。
周一到周四训练问题
三级跳加入小跨栏架,对技术有很大的帮助,但可能成绩没那么明显的进步,毕竟还是和素质关联比较大。
关于三级跳的三要素问题所引发的第二跳选择问题,
1身体前压,前高后勾。
2先强后弱求惯性(低平速度型),先弱后强求远度。(综合型)
3收腹伸腿
根据文献资料得出的结论,首先每人根据自己立定跳远的最好成绩按照1:3.3 能大致算出自己的三级跳平均成绩。
比如运动员B立定跳远成绩在2.5,那么他的三级跳平均成绩应在8.25左右,如果实际情况他的成绩是小于8.25,那么他的身体素质是没有问题,二是三级跳技术存在一定缺陷。
反之运动员C,立定跳远成绩在2米,那么他的三级跳平均成绩应在6.6左右,如果实际情况他的成绩是大于6.6.说明他的技术特点已处于比较好的一类,可以优先发展力量素质。而不要在技术上过多的耗费时间。
至于 三要素的第二条,指出的是第二跳如何选择落地腿,
两种起跳的方法很多人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目前的身体素质的情况下,两条腿如果不是很均衡,一弱一强的情况下,选择先后强求最后一跳的远度还是靠谱点,难点在于第二跳速度的维持,甚至第二跳为了加速,直接改为大跨步的也有。
如果双腿力量比较均衡,协调性比较好,用弱腿起跳也能完成收腹伸腿,可以在练习中尝试先强后弱,加强第二部的滞空和远度。难点在于第三步起跳的速度如何快速链接。
三级跳两种跳法的选择,一般正常会选择最后一跳用强腿跳,而两腿均衡的人,三跳速度感保持的很好的人,会选择第二跳用强腿,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难以抉择,这里可以参照考试指南中对三跳距离的计算百分比,(第一跳26.5%,第二跳33%,第三跳40.5%)结合实际中两跳的数据,来得出哪一跳,对运动员本身更加合适,
拿某一个运动员A为例,他这次的三级跳成绩是8.45
第一跳距离应该是 是8.45X(26%~27%)=2.2~2.30
第一跳距离应该是 是8.45X(32.5%~33%)=2.75~2.80
第三跳第一跳距离应该是 是8.45X(40%~41%)=3.38~3.46
对比先强后弱求惯性(低平速度型)和先弱后强求远度。(综合型)这两种跳法的三次跳的距离
哪种跳法三次的都更接近这个数据,就表示该种跳法更适合学生本人。
如:运动员A先弱后强求远度(综合型)跳法。三跳分别是,2.4(+0.1)、2.5(-0.3)波动较大、3.55(+0.09)
运动员A运用先强后弱求惯性(低平速度型)跳法。三跳分别是,2.2(-0.1)、2.9(+0.1)、3.35.(-0.11)
综合来看,第二种低平速度型跳法受的波动更小,更适合学生A。
比如城管前两跳8.19更换成先强再弱以后成绩就上升到了8.45。就是双脚力量均衡,协调性较好,更改技术成功的案例,反而豪哥前两跳前弱后强,最后一跳先强后弱,因为速度严重下降,没有足够的高度和灵活性无法完成收腹伸腿,反而近了半米左右,就是技术变更的反面教材。
对于其他学校一些女生,先天优势较好的一些腿长的人,初始阶段用三级跨,三级跳变成了两步助跑跳远的三级跨的跳法,是只能说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之一。虽然可以暂时提高成绩,但发展潜力不高。只有加强滞空能力,才是提高成绩的最好途径。我们没有那个身体条件,爆发力也很差,不能盲从。
实心球
对于采用第二种握法,来投掷2kg实心球,出手速度是很关键的。目前强硬丢2kg的结果是被动出手,挺胸震肩和发力程度都无法跟上。长期练习也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等待腰部骨密度的缓慢增长,这是个生理过程,不能急。
实心球下学期要引入1.5kg,目前技术还不成熟的有黄维,小问题的是
1老康,钟,大小腿折叠没能小于90度,
2城管,钟,纪晓岚,小姨妈,没能提前下肢发力,利用前冲惯性快下快起,下到最低点有明显停顿。错过了最佳发力点。
目前1kg实心球成绩
力量练习,
除了下学期要加一次练习以外,对力量薄弱之人继续加强力量记录表格,以避免长期重量不增加,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乒乓球,
目前乒乓球水平还在技术学习期
1滑步耐力问题明显,下盘技术动作要诀:后跟提起,前脚掌脚内侧发力,屈膝不弯腰。
解决办法,以后的移动练习全部改在练习最后10分钟。由组长统一指挥练习
2除了内测发力问题,一双有侧移支撑的轻质球鞋很重要,首推专业乒乓球鞋,次推轻重量低帮篮球鞋
3中点瞄准的概念,需要时间积累
4个人问题
老康,黄维重心侧移到左脚,马步不稳
竖拍选手:城管,纪晓岚,发力击球,弧度过高,经常击球出界。
真伪,反手移动距离不够。
挥拍过大:庄子,黄维。小姨妈。
正手移动距离不足,基本上全部人50拍以后都会出现。
23号去广体的观摩是一个意识上升的固定,非常的重要。目前16人的最终阵容已经确定,按照指导能力和积极性分组,开始查缺补漏了
5培养队员相互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之前找找队友,协助指出问题所在。最好是利用录像,观看回放
正手失球原因分类
1球出边网:很大几率是移动距离不够
2球出底线,很大几率是挥拍过大,
3球打到界内绿色区域,很大几率是弧度不够,
4不稳定,很大几率是移动慢没能提前到位
反手失球原因,
1球偏左偏右,很大几率压拍拍型
2球出底线,很大几率是挥拍过大,
3不稳定,很大几率是移动慢没能提前到位
周六测试最后几名改为做球室清洁
周五测试前准备问题
1器材的准备工作
按摩轴的使用,这次无一人带。
2补给的使用
肌酸粉的持续性使用,才有效果。以前误以为是服用肌酸粉才导致肌肉的僵硬,现在加大的按摩的时间才有所缓解。下学期继续加大按摩时间,并增加腰腹背部肌肉按摩的时间
3所有设备带往场地时的携带问题。
更换大一点的背包,尽可能的打包放包里。不要拿在手中过丢在地上,便于挤地铁或者没位置坐得是够长时间的站立。也避免人多的时候遗失物品
到达场地的热身问题,
场地靠抢,所以要快快快。不要等队友,自己按照计划热身,多一分钟就可以热身更充分。特别是检录时间靠前的人,
公用器材,放至离大本营近点,一个不影响其他人和测试工作的地方,不需要收还。
安排伤病队员解决水源问题,尽快找到小卖部,先买一点解决应急问题。
测试中问题,
有很多同学在检录前太早脱了衣裤,身体发凉。必备一条裤子口带拉链的很容易脱掉。
检录后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热身,不论哪怕只有一点时间,都要去做准备活动,跑的基数练习一定要做足。不要怕维持纪律的老师,有机会就要跑出队伍,自己找空地(一般是反向的弯道)练习一到两组30-50米。
如果天气冷时间充足,可以每个练习练2-3组。特别是排队检好录后,一定要敢于跳出队伍,在旁边找空地,听枪反应尝试起跑是。特别是检录时间靠后的人,更要出去不停动起来,而不是原地做高抬腿之类。
跑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和高手跑少了打乱了自己节奏,热身不够也是大问题,主要还是心里素质不好,一定要按照平时训练的节奏来跑。
结束后尽可能的搞清自己的考试成绩,以免老师记录成绩过大偏差,回来手动更改。特别是百米,12秒记成11秒很正常。
本次第一名成绩就记错了
测试后
先补充蛋白粉,中午饭后,如有空余时间,利用按摩轴等放松,保证最少30分钟午睡时间,不要成谜于手机。下午竞赛前提前40分钟开始热身。
最终成绩如下
赛后总结经验
1后期加强下腰腹力量,负重收腹。
2增强背部力量。重新引入背起练习,
3肌酸粉的持续性使用,
4实心球练习时间变短,增加两个背部力量,和针对性的放松时间。
5下学期将进一步发展早上3下午2的训练计划,通过中级方案完成相互了解的下一步,同时进一步筛选训练积极性强的人。
下周计划
1暂停早上训练下午训练530-615(如无老师上课,可以提前提来进行)
2周一跑步测试,(清理乒乓球球室)
100米11人
周二力量
周三实心球训练早上计划 2人
周四三级跳训练早上计划 6人
周五力量训练
当天项目达标的队员去高三球室练习乒乓球。没达标的同学参加相应内容,达标的人也可以同没达标的人一起训练继续加强技术
希望每人能记录下今天最悔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