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35天早安问候。
你以为孩子是来报恩的,其实是来对账的。
养好了,你和孩子是股东关系,余生都在享受红利;
养“废”了,你和孩子是债务关系,不停为他善后还债。
看到一个新闻:一名14岁男孩,打赏了女主播16万。
那是他的父母缝制10年牛仔裤,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
“请你们不要责怪孩子,一切错误都在于我。”
面对上门采访的记者,孩子父亲揽下全部责任。
他和妻子原本在外打工,为了不让儿子当留守儿童,一咬牙将他接到身边。
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才,竭力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
炎炎夏日,他把租房里唯一的空调给儿子吹;为了方便上网课,挤出钱给儿子买手机。
男孩原本成绩不错,初二迷上女主播,一落千丈。
虚拟世界里的荣耀和吹捧,补偿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
两个月内,他把父母攒了10年的钱挥霍一空。
男孩解释原因:学习太累了,我懒得学,打赏能很快得到存在感。
为什么“懒”?
根源在于:内心没有力量。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心灵是包含诸多行动力的集合体,任何的内心活动都指向一个目标。
经常和父母相处的孩子,如果教育得当,会被激发生命活力,心怀目标、干劲十足;
如果父母在教育上偷懒,孩子会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中除了安于现状,没有其他念头。
如果父母在教育上偷懒,孩子会对自己缺乏自信,没有动力超越自卑,只想走捷径。
关于养娃,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帮大家算了一笔账:
孩子2岁前,多照顾他,他能拥有上进心;
孩子6岁前,多鼓励他,他会更勤奋学习;
孩子12岁前,多尊重他,他能学会独立自主。
上进、自律、独立……
拥有这些品质的孩子,收入比同龄人高3-10倍。
学校里,他们表现出色,更讨老师喜欢;
毕业后,他们行动力强,也会是职场的宠儿。
教育,是一个人的起点,决定了他未来的高度。
养好了娃,父母就是在“赚钱”。
哈佛大学有一项持续了75年的研究,结果发现:
童年更快乐的孩子,成年后社交能力更强,婚姻更幸福;
心智更健康的孩子,成年后责任感更强,事业更成功;
性格更独立的孩子,成年后行动力更强,收入更丰厚……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
父母手拿刻刀,将孩子雕琢成型。
当他还是石头,我们看不出孩子的潜力;
但从父母的教育态度,我们基本能看到孩子未来的样子。
心理学家认为:内在动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好成绩,并非来自补习班,而是来自父母给予的充足的精神力量。
这份力量,就是孩子成功的内在动力。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曾讲过一个话题:什么样的父母能培养出人才?
第一种父母,不肯放低生活标准。
他们拼命挣钱,满足虚荣心,结果过度溺爱孩子,养出废柴;
第二种父母,望子成龙却忽视自律。
他们对孩子赋予高要求,对自己低要求,不陪伴孩子探索世界,结果培养出庸才;
第三种父母,能够恰到好处满足孩子。
他们可以关掉手机,放弃挣钱机会,花一下午时间,耐心地陪孩子做一道数学题。
最终,他们培养出了人才。
父母牺牲的时间和金钱,没有一滴白白浪费。
全都被吸收进孩子的身体里,化作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