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一个让人感到危险的字眼!
我曾经也是一个内向到极点的人。五岁之前的我,我以然记不起来。从母亲的口中得知,我是一个十分活泼,惹人喜爱的小胖墩。五岁之后,我便被送到了外婆家,父母外出打工,这一送,便是10年之久。显然我成了千万留守儿童的一份子。
在那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对于这种陌生的恐惧,以至于的不安,我关上了自己内心的那座城门。这一关也是十年~
于是亲戚给我打上了标签--此人是一个哑巴,不知天地的人。这一切来的迫不及防,于是我又在“城门”上加上了一把锁。渐渐的我便真的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内向的人喜欢经营自己的"内心小城",他可以把自己的小城经营得色彩斑斓,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旁人眼里,一个内向的人自己跟自己都能玩起来,这简直就是个怪胎。久而久之,他便能跟自己的影子玩,无形中又孕育出了另一面人格。一面想着这世界是充满恶意的,一面想着也许并不是如此。
内向的人善听,这也许归功于说话少的原因。好的他会默默接受,但不会表露出来。坏的会慢慢堆积,以至于造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局面。也许在平常人的眼里这一句不轻不重的话可能没有什么,却弄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内向的人发完火,那么久久淤积在内心的东西也被一扫而光。剩下的便是自责,但却又不知道怎么跟人解释。以至于在常人的眼里,内向的人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不知道哪句话会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久而久之,也没人会跟他讲话了。这会儿的“城门”已经铸上铁皮。
借左灯(年轻女作家)的一句话说,正常人的内心是一块平地,抑郁的人内心是一块凹凸不平的平地,一场雨后,正常的平地很快会干,而抑郁的平地却是坑坑洼洼。其实内向的人的内心亦复如是!
我曾今极度内向了十年,这十年间我也曾尝试打开城门,每一次尝试却一一失败了。当我想打开城门的那一刻,一句不经意的“那个人是个哑巴”,“嘭”!我狠狠的把门关上了!有时候远房亲戚串门,总要问候一声。刚想开口的一刻,母亲急切的催我,没等我想要开口,那亲戚便道:"是个哑巴!"一句话便又打回原形!
记得上初中那会,我有意识去改变这种性格。渐渐的将我城里的好东西拿出来分享,参加学校的活动,那会儿我画画还可以,于是自告奋勇的跟同学一起办黑板报。再后来由于我的粉笔字写的好,我在学校的通告栏上写通知,抄写文章。我的改变得益与哥白尼的一句话: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你便成功了一半!那时候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渐渐的,同学,老师的赞赏,让我在改变内心的路上充满力量。
高中那会儿,我下决心必须当上班长,于是我顺利的当了三年班长。这三年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珍贵的回忆,一起排练节目,一起办黑板报,参加运动会。一个内向的人开始融入一个大家庭的时候,其实他的城门已经打开了。色彩斑斓的城里开始有了欢声笑语,那是多么美丽的事情?
内向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无法改变的。只要你有勇气,再借一点点外力,你就会找到打开城门的钥匙。要改变单靠外力是不够的,就像身患病的人,药物只是辅助,痊愈还得看体质。
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鸡蛋,从里面打开是生命!给内向的人打开心门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