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肆虐:故乡里
2003年,我坐上了驶向南京的列车,那个时候灰色的天空显得格外阴郁,朦胧的细雨笼罩着绿色的铁皮,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此程便一去不复返了……
1998年的夏天,我住在柳乡的镇子里,灰色的墙壁与棕色的砖瓦接壤,在这青雨缭绕的田间里,茶田间的小憩便成了我一天之中最闲暇的时光,稚嫩的茶叶摇摆着无畏的身姿,它们并不怕风雨的洗礼,在雾蒙蒙的雨季笼罩之下,
仿佛更能一洗冬日的垂萎。那时候天空是显得那么自然,和谐,净亮。
那年,我正值豆蔻年华。
茶县只有一所不起眼的中学,供一小部分孩子们读书,阿爸本来是打算把这个名额让给阿姐,奈何她并不喜爱研读书本,反倒是我拿着阿爸的《聊斋志异》看的津津有味。我的家庭并不富裕,阿妈在茶县开了一所小诊所,平日里给村民们抓抓药也只能是小本生意。阿妈心里善良哩,每逢见到一瘸一拐的老辈们走进诊所,简直连钱都不想收,心里软的不行,手上扶着他们直哆嗦。
阿妈总是一一句话结尾:“你甭与我客气了,养好身体才是正道啊!就当是我体贴你的!”客人们热泪盈眶的夸阿妈人好心善,每每都如此。
送走了客人以后,阿姐总会抱怨连连:“阿妈这是何苦!我们家庭都如此艰难了,谁来接济我们?”
“你莫要多管……她们一家很不容易,”阿妈每次都皱眉叹息说,“你们是没体会过那种痛苦……”
其实阿姐说的不无道理,有次我和村里的孩子玩捉迷藏时躲在了诊所的储藏间,一边躲藏,一边无聊的乱翻,看到了阿妈的药品进货单,上面高昂的价格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这熟悉的价格仿佛与阿妈卖给村民们的价格不相上下……我顿时鼻子酸酸的,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赚钱养活家庭。
茶县中学也算是我对知识的一种渴望与向往。我知道阿爸花了很大力气把我弄进学堂,所以我很争气,学习了五年我就直接参加了高考,也算是快人一步。全家都很高兴,阿姐开玩笑说爸妈把聪明智慧都留给了我。我听了嘿嘿的傻笑着,看着成绩单,心里却充满了酸楚。只有我知道,那些不眠的夜,我给我自己施加的压力,是那么沉重……
那年夏天,时间仿佛开了加速器。我们姜家在茶县匆匆办了场升学宴,没有什么外人,只有我们一家、几个婶子和熟络的邻居,没有叫太多村民。阿爸不喜张扬,在升学宴上默默喝酒憋红了脸,缓缓说道:“我的小娃子是我们姜家的福宝,以后可以撑起我们小破诊所的一片天……”
我不负众望的学了医。
2003年8月,阿爸即将踏破了县长叔叔的大门。因为我考上的医学院在南京,需要乘坐列车从茶县到市里的火车站,再倒车坐一辆驶向南京的火车。而我们全家没有人买过车票,阿爸着急的挠破脑袋,三天两头往县长家里请教咨询该如何买车票。
县长听闻我考上大学二话没说拿出一叠红包塞给阿爸,阿爸厉声拒绝了,说:“二娃从小都乖巧懂事,又肯勤俭,我定不会让她受屈,哪怕我不吃不喝,也不会让我家娃子们饿肚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