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拉开你与身边人之间的差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天感觉自己很忙,但忙完一天,总结自己的工作结果时,却发现工作效率不高。
可能很多人觉得是由于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不行,该学习一下时间管理的技巧。于是市面上诞生了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番茄钟、三只青蛙法等等。
我曾经也试过时间管理的方法,把每天每个时间段自己要做的事情都规划好。试行一段时间发现,越来越焦虑。因为这种时间管理的技巧很死板,因为每天都会有满意预料的事情,这样就会打乱自己的时间计划安排,心里会自责为什么自己没完成自己规定的任务。
其实是因为自己走进了误区,时间管理其实是个伪命题,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无论你是谁,都无法左右时间,时间只会自顾自地24小时不断运转。
真正需要管理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对自我的管理上,而不是对时间的管理上。
我们每天面临的事情分为重要和紧急的。细分又可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平时之所以工作效率低下,是不是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处理紧急的事情上。比如接打朋友的电话、忙着帮助别人,却唯独对自己的事情不用心,这才是导致我们效率低下的原因。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事情,对于我是否重要。也就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到的习惯“要事第一”。根据每件事情的重要性来排序。
大家回想一下,早上上班去公司后,对于每天自己的工作是怎么安排的。是不是先把容易做的事情做完,把比较难的事情放在最后,每次等到下班时才发现,时间不够用了,最重要的事情没做完。
其实我们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每天上班之后,先把对于自己最重要最艰难的工作先做完。这样你会发现,当你把一天最艰难的事情完成之后,剩下的都是轻松地工作,那种心情多爽快。
我们总是把时间花费在处理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却忽略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因为觉得这些事情既然不着急,就拖一拖,等以后有时间再做。像读书、跑步、健身,这些看起来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长期坚持,才会给你带来质的改变。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图,可以这样分配自己的时间,把70%时间用来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20%时间处理重要有紧急的事情,剩下10%处理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先从每天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就先从每天读书、坚持运动、坚持健身,一年之后,你会发现你与身边人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