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个星期前,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开始了寒假,在刚宣布假期开始的那一刻几乎每个人都感到非常的兴奋。但是这种兴奋终归是暂时的,这时候决定你的假期是否有意义,有大部分的因素是来自你的家庭。
作为一个学生, 每天刷朋友圈、微博、QQ空间可以看到身边不同的朋友晒着自己在不同旅游景点的照片,而另一部分朋友就属于潜水族,为这些朋友默默点赞。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两类人其实就是生活在两种不同家庭背景的的人。前者显然是家庭富裕,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非常的富足;后者就相对来说可能家庭状况相对就较差些,就像我们常说的“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甚至是“自由"。
最近在和一个朋友的聊天中也获知她的一些烦恼,她就属于后者中典型的一位。一到假期对她来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58同城寻找一些兼职,一方面她的家庭并不是那种非常富裕的家庭,另一方面她自身也是非常的独立,所以她也希望找些兼职赚取一些够自己出去旅游的费用。但是如今找工作本身就并不容易,更何况其实她也是第一次想到要做兼职。在同城上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兼职,但是由于工作上零经验,加上上级的刁难,没几天就辞职了。没有了工作,就只能宅在家里,她也每天向我倾诉自己内心的郁闷,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对于这个朋友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我也深感理解,但是这从中已经体现了目前社会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贫富差距大。许多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在学校里可能没有比较优越的成绩,但是他们无论在眼界还是实践能力可能都比那些拥有好成绩的学生要高。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中,所有人之间的差距只是成绩这一标准,但是一旦走出学校更多的时候比较的是一个人从小所处的家庭背景中培养出来的性格特点。
我的这位朋友相对来说就比较的内敛,从而使她刚工作就无法适应职场中的一些规矩以及人情世故。而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朋友他们就显得更加的开放,对于社会上的人情往来看得更明白些,很显然家庭中的教育对一个人培养更为重要,这些东西完全是学校无法给予,也是将来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
曾经我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它的篇题就非常的发人深省,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文章中深刻的揭露当今社会的一个现象就是"穷者更穷,富者更富",文章中呈现了一份调查问卷,其中的结果显示清华北大的学生大部分是出身于中高产阶级的家庭,只有少部分人是来自贫困家庭,其实这种结果并不意外,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的资源有多少,你拥有的发展机会有多少,你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都是统一的,但是离开学校回归到自己所成长的家庭圈子时,所有的差异就会呈现出来。就像我的这位朋友,同样是一个假期的时间,其他同学可能通过旅游或者是一些其他社会实践开拓了眼界和见识,但是她或许只能宅在家里通过网络来了解这世界,却无法去亲身体会。
我的这两类朋友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但对于后者我想说:如果家庭无法给你跟更多的资源,那就自己去争取;如果起点比别人低,那就多跑几步。就像《乡下人的悲歌》中的万斯,即使生活在混乱而又槽糕的环境中,但是只有努力,贫困的枷锁才有可能被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