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伙伴一定和我有一样的疑惑,读了不少书,但是不知道如何把书中的内容消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 不是读完就忘,就是随手摘抄了一些句子却从来没有派上用场,和别人谈论的时候只能发表“我也看过这本书”、“这本书不错”这样的观点,无法进行更深入地表达,更别提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成为专家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参加了两节微课,分别是学习专家战隼的“如何高效读书并转化为实用能力?”和高效能达人彭小六的“如何构建知识体系?1年读透100本书的高效学习秘籍”,听完醍醐灌顶,因此做了以下的总结与小伙伴们分享。
准备工作:明确阅读目的和需求
“我要怎么做才能像TA一样优秀/专业?”当我们面对领域大牛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怀着仰慕之情的小白们回家吭哧吭哧把大牛推荐的书读完,感觉收获颇丰。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牛还是大牛,小白还是小白。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我们看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在吭哧吭哧埋头苦读的时候,真的清楚地知道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么?读完之后能否将收获具体地罗列出来并分享给别人?书中的新知识和自己的旧知识建立连接了么?有没有运用到实践中并切实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呢?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这书基本上算是白读了。
没有目标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就像我一样,顺着作者的思路读完一本书,评价只有好坏之分,道不出深刻意义。比如对于《穷爸爸富爸爸》,我仅能给出“刷新了我对资产和负债的概念”这样简短的评价。
因此在读书之前,首先要明确目的即阅读需求。阅读需求分为生存需求,思想需求,工具需求,休闲需求。是为了培养自己某方面能力?还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是纯粹为了消遣?纯粹消遣的阅读,即休闲需求的阅读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
如果是为了解决具体某个问题,即工具需求的阅读,那我们就可以把问题列出来,在一摞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部分选择性阅读即可。
如果是为了学习和培养能力,成为某领域的大牛、专家,那就是以建立框架为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职场技能、理财技能、情绪管理等,这些都属于生存需求及思想需求的范畴。
强力武器:阅读方法
明确了阅读目的和需求,接下来就是阅读的方法了。讲到如何阅读,绕不开的一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没看过,听了战隼和彭小六的讲解,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四种阅读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大家都会,会认字能理解就行;检视阅读就是快读,即通过浏览书的目录了解书的框架和大致内容;分析阅读就是精读,书中的每一个段落细节都品读到位;主题阅读是先用检视阅读了解书的框架,再从中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阅读。
显而易见,这四种阅读方法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最难也最有效的阅读方法就是主题阅读,其实不少小伙伴都经历过。现在正值毕业季,写毕业论文就是一场小型的主题阅读之旅,选定论文主题——搜索相关书籍和文献——分析材料并整理总结——输出自己的观点——论文修改定稿。
当我们在进行主题阅读时,先确定主题,然后一切都从一个书单开始。
列书单
1.平时就要做书单的积累。知乎,值乎,微博,微信公众号,豆瓣(建议评分>8分,仅作参考) 等都有各类书单推荐,电影,报纸杂志,和朋友同事聊天也都是积累书单的途径。遇到感兴趣的书单可以收藏在印象笔记里,做定期整理和分类,日后进行主题阅读就可以随取随用。
反思自己,除了理财书单有单独列出来,其他就是随手收藏在印象笔记和微信里面,没有整理和分类,所以当我要找书的时候也只能靠搜索关键词“书单”去胡乱寻找。
2.每一本好书也可以作为积累书单的有效途径。一本好的书很少是孤立地存在,作者提到或引用的书籍都可以列入书单,如此顺藤摸瓜同样能积累不少的书单。
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可能有关注过作者提到的书籍,但是没有有意识地收藏成列。最近在读《小狗钱钱》,作者提到她写这个故事是为了可以让读者对另一本书《财务自由之路》加深理解,那么我顺手就可以将《财务自由之路》加入理财书单。
有了书单以后,从哪一本开始读起呢?当然从最感兴趣的那本读起了。不知道对哪本最感兴趣呢?战隼老师建议入门的时候宁愿慢一点,读几本厚一点的经典,这有利于我们建立知识框架。
接下来如何高效阅读呢?就是带着以下十个问题去读一本书,也是战隼老师的阅读方法论精华。不一定每本书都要把这十个问题都回答出来,但是如果能够按照以下思路去阅读,能够对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记忆。
阅读时的十个问题
问题一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题二 哪些是值得记录的重要信息?摘抄或电子化
<补充:按主题——章节要点——章节各部分要点——段落要点的层次进行分解,每一本书分解的层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用笔摘抄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感悟,印象更加深刻。 >
问题三 问了哪些问题或想解决什么?
问题四 作者观点是否有道理?不同意哪些观点?原因或论据
问题五 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的哪些观点被改变了,能用在哪方面?拆书
问题六 用图表来表示:PPT、思维导图、其他图表、读书书评、手绘地图
问题七 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问题八 怎样进行下一步?
<补充:技能类的书,将书中能细化成行动的建议单独列出,并加入印象笔记的提醒项,设定72小时以内的时间,逼迫自己去实践,否则只会被慢慢遗忘;实践和总结相互交替至少8-10次,才能知道书中建议是否适合自己。>
问题九 如何能跟自己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整合已有资料,输出/分享
<补充:1.整合过程中遇到问题,利用费曼技巧(非常简单但威力强大)进行单点突破:白纸上写下知识点——想象自己分享的场景,如何解释该知识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用自己的话解释新的知识点就是新旧知识的连接 )——遇到卡壳时重新回顾书中学习;
2.主动分享,不仅可以发现自己薄弱地方,巩固知识,还可以建立品牌和影响力,俗话说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分享方式有演讲,线上下读书会,制作成音频,思维导图,PPT,读书书评,白板上画简笔画,与别人谈论等等,如何分享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能否主动分享。>
问题十 实践之后的观点补充
<补充: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坚持分享,学以致用。特别是实用类的书籍,在行动实践中会反复遇到问题,从而反复回顾笔记和知识点,并且将实践经验同样记录下来做总结 ,如此坚持,技能会很快提高。>
其中,问题一、四、五、六、八、九、十彭小六老师也有同样提到,我猜这是一条将书上信息转化为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必经之路,你觉得呢_(:з」∠)_
为了防止在阅读过程中被作者的思路带跑,所以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去思考这些问题。阅读纸质书,可以自制书签;阅读电子书,纸质笔记可以写在扉页或者夹书签,电子笔记可以保存在软件中查看。方法都不是问题,时刻有思考的意识才是重点。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像战隼老师说的那样,找一本书,尝试带着这十个问题去阅读(一开始可能比较困难,回答5-6个即可),比较一下这样阅读的效果和之前阅读的效果。最好72小时之内就开始行动,你懂的~
以下是微课答疑环节的部分汇总
1 专业知识如何阅读?
准备5-10本相关书籍,多本书互相参照阅读,加深对专业名词和概念的理解,利用费曼技巧进行单点突破,另外利用网络查找工具对知识点进行补充理解。
2 微信文章如何阅读?
微信文章大多属于知识碎片,是高度简化的内容。同样按以上十个问题的思路去提炼文章的观点,在没有一个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很难将知识碎片整理拼凑,因为不知道该知识碎片在整个体系中的具体位置,因此也难吸收。建议先以书本为主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后面对于知识碎片的吸收也会很快。
3 小说如何阅读?
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解决以上十个问题,读一本小说可能解决其中几个,例如摘抄一些经典语句。每一种类型的小说有不同的读法。
4 考试类书如何阅读?
把基本概念用自己的声音录制成音频,随时拿出来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