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那个我们出生长大,后来离开的地方。家乡是那个记忆中温暖清晰,回去总感觉跟记忆中不一样的地方。过年可能是一年中在老家呆时间最长的日子了。写写这几年回老家的见闻感受。
这几年国家加强了农村基础建设,农村比前几年条件好了很多。去年我家里装了网络,有了wifi,电视换成了挂壁的网络电视,俺爸也终于换成了智能手机,用上了微信。村里几年前就全部是水泥路了,去年连田间主路也修成了四米宽的水泥路。年轻人通常骑着电动车去地,如果不是车上带着的锄头,光看头上的遮阳帽,胳膊上的防晒护袖,你会以为是去赶集的小媳妇呢。这两年农村电商发展不错,网上购物也较普遍,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基本普及,平时家也不缺水果、饮料等,过年也有人家是到饭店去吃年夜饭的。
然而农村还是在日益破旧。我家大大小小的亲戚前几年陆陆续续都在县城或者市里买了房子。过年去姥姥家,三大家五个舅舅二三十口人,只有68岁的三姥爷一个人在家过的年,其他年轻人都是在城里住着,只在年前年后回了几趟村里。一些成了家的在外地年轻人回乡也选择了在县城住酒店,白天回村里跟父母团聚,晚上回酒店。村里很少见到新房子,村子边很少的两三座新房大都是在村里搞养殖建的养猪厂、养鸡厂等。过年时,很多在外的年轻人都是二十八、九到家,初三、初四就又走了。很多地方禁放了,农村没禁,但放得也不多了。现在小孩儿玩手机、玩游戏的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放炮玩儿的很少了。大人们聚在一起打也是牌、打麻将。也少不得有几家因为打牌、打麻将而吵架生气的。
农村这两年买车的很多,体型硕大的SUV不少,年前年后几次出门都遇上了堵车,过年村里找个地方停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开车不守(或者不懂)规矩的也不少,张先生几次对那些岔道出来不看主道上的车,乱变道,乱蹿把路堵死的人表示愤怒。开车的人多了,走亲戚时饭桌上酒喝得少了。原来村里的男人们在外打工,女人在家里种地,现在男人依然在外打工,而大部分女人都在镇上或县城超市、饭店、服装店什么的干了一份儿活,种地只是捎带或者干脆把地给别人种。父辈们大都在建筑工地上干活,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的开个小店,有的到厂里打工,有的在村里搞养殖,只有部分还在从事建筑行业。过年时亲友在一起的共同话题少了,很多时候走亲戚就是拿个礼品到亲戚家呆一会儿饭也不吃就走了。
农村娶亲很难,男孩县城有房只是基础条件,还要长得好,父母年轻,没有弟兄或就一个弟兄,最好再有车,就这结婚时还得有巨额财礼,财礼十万以下都不算多。有男孩子的家庭压力很大,读书不如养猪,男孩子大都早早就开始打工挣钱。一旦能在学校谈个对象,不管初中还是高中,不管年龄多小,只要女方家同意,父母学都不让孩子上了赶紧给孩子娶亲。媒人成了一种赚钱的职业。女孩成了香饽饽,不仅未婚的是香饽饽,离异的、离异带妞的甚至离异带男孩儿的都成了香饽饽。有几个女孩儿的家庭幸福了。这几年农村出现了一些20岁左右不到法定结婚年龄不领证先办结婚仪式的青年男女;出现了女孩子结婚后整天吃喝玩乐啥也不干婆家也不敢说啥;出现了女孩子结了婚过两年觉得不好,扔下孩子不要男人,回娘家没几天就可以风风光光再嫁一家的现象。
(图为张先生90多岁的爷爷奶奶在吃早饭,两位老人家只喜欢吃点蒸萝卜之类的菜)
但愿不管家乡怎么变,那些根本的东西能传承下来,让我不管啥时候回去都能认得她。
因为某群小伙伴的提议,梳理这几年回老家的一些感受,形成此文,感谢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