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妈陈玉芳也是个有故事的女人。
罗平大姐罗秀珍长相随了母亲,是三姐妹中最漂亮的一个。她之所以早早嫁给旁边村子的那户姓余的人家,全是因为罗平妈和亲家公余正泉“有一腿”。她挑选的大女婿名叫余祖海,是余正泉唯一的儿子。
亲家公余正泉是村里的乡村医生。人长得一表人才,十里八乡出名的“美男子”,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部队里一直在卫生队担任卫生员。
正泉退伍回家,原本是县里安排有县城医药公司工作,祖海爷爷死得早,祖海奶奶既能干又强势,在家里说一不二。正泉两个姐姐都出嫁了,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哥俩长相截然不同,当哥的瘦小萎琐,胆小如鼠,说话结巴,不敢正视人,整天就是吃饭干活,祖海奶吩咐什么就干什么。温吞性子,石滚也压不出一个屁。
兄弟情深,正泉几乎是在哥哥背上长大的,正泉当兵那几年,家里全靠大哥操持。
正泉的大哥和强势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更是造就了正泉大哥怯懦无能的性格。正泉参军入伍那年,大哥由母亲包办给配了门亲,大哥一直逆来顺受,也就结了婚,女方是邻村的一个大龄女子,人老实倔犟,瘦括括的,黄皮耷在脸上,牙齿有点飘,全无生气,比正泉大哥还大三岁,“女大三,抱金砖”,母亲十分满意,何况女方娘家还有点陪嫁。
正泉大哥在母亲面前一贯说话净是单音字“好”,母亲说什么,不急不怒就是“好”,当母亲的心满意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泉大哥结婚两年后,也不知是婆媳不合,还是大哥夫妻俩吵架,正泉大哥竟然喝了一大瓶“敌敌畏”寻死,庄上几个小伙子用门板,着急忙慌地把人抬到县医院,医生洗胃时,正泉大哥尚有知觉,牙关紧咬,不肯医生抢救,定是一心求死,那次,正泉大哥果然没能抢救过来,当天晚上就死了。
祖海奶奶左一个电报,右一个电报,把小儿子余正泉从部队里要了回来,料理完哥哥的后事,余正泉也很快办理了退伍手续。医药公司的班工资待遇也不好,不许儿子去上,硬生生逼着回家,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个男丁“继承家业”。
大儿子死了,大儿媳妇守了寡。最糟糕的是,大儿媳还怀了几个月身孕。祖海奶奶主持下硬逼着二儿子正泉和大儿媳妇成了亲,这在那时候,是司通见惯的事儿,“兄终弟及”吗,庄户人家娶一个儿媳妇不容易,更何况大儿媳肚子里还有一个“遗腹子”。
余正泉和大嫂结了婚没到半年,正泉大嫂,应该是正泉媳妇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女孩,余正泉成了一名乡村医生,在村里面给村民看病。
后来十几年里,余正泉和“大嫂”两人相继又生了两个女儿,最后生了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儿子正是余祖海。
随着孩子们相继长大,家里生活好了些,祖海娘虽然仍是沉默少语,但很勤劳,一双手一刻不闲着。女人身上脸上也长了点肉,所谓“家称心出年少”,祖海娘外表看起来倒也比年轻时顺眼多了,不那么磕碜了。
祖海的几个姐姐都随自己母亲,瘦括括的,牙齿有点长,往外飘。父亲余正泉是乡村医生,交际甚广,在乡下要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受人尊敬,更何况自古“丑女不愁嫁”,个个嫁到附近,嫁得也还不错。
祖海不同,他的外貌同父亲余正泉好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长得人高马大,英俊潇洒。人也极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门门功课是班里面笫一名,因为用功,早早戴幅近视眼镜,更显几分儒雅斯文,区别那些个乡下的学生娃一个个鼻涕虫,祖海穿着衣服整洁干净,白衬衣,白回力鞋,轻轻爽爽。
在人人灰头土脸邋里邋遢的乡下,爷俩显得与众不同,鹤立鸡群。
乡下有个人尽皆知的顺口溜:“十个医生九个骚,最后一个你不知道,东庄有干儿,西庄有相好”,意思是说乡村医生踩百家门,吃百家饭,见多识广,能言善辩,见啥人说啥话,更何况治病救人。在村里那个小队里不有几个主动投怀送抱的,爱贪小便宜的农村妇女“攀老表”,认“干亲”,为的不就是吃点便宜甚至免费药呀!
余正泉也不例外。家里的老婆原本就是母亲给包办的“自家嫂子”,年轻的时候,为了“母亲之命”,又因为这“嫂子老婆”人虽然瘦,生孩子不含糊,孩子“稠”,三年生两个,一大家子人围着孩子团团转。如果不是正泉咬咬牙去乡里实施“男扎”手术,还不知要有多少孩子呢。
那时在村子里给村民看病是处方制,挣钱不多,家里大人小孩叽叽叫,也没那份闲心。
后来,土地承包到户,医生也干成了个体。正泉头脑活络,乡下看病也只不过是一些头疼脑热的,年长日久,他也少有点名气,生意兴隆,挣钱多起来。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乡下的小媳妇,农村妇女既粗俗又肆无忌惮,正泉各个组也有了一些“相好的”。
但自从和陈玉芳“金风玉露一相逢”,正泉几乎断了和所有女人的所有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