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准备》第七章1
萨米特的大多数迎新活动我都非常喜欢,而“戳气球”无疑是我的最爱。今年的“戳气球”活动是由我和罗德里格斯先生组织的。
我们把桌子推到四周,中间留出一大片空地,堆起了蓝色的气球山。每进来一名学生,我们就会递给他一支崭新的2号铅笔-笔尖磨得很锋利的那种,然后让他们各自取一只气球。
尽管这些孩子已经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了,但气球和铅笔这种组合仍然让人无法拒绝,罗德里格斯先生说:“现在我们来围成一个圈,做个游戏。一分钟之后,谁的气球还没被戳破,谁就会得到一份礼物。开始!”
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孩子们到处跑着去扎别人的气球,整间屋子里充满了笑声、尖叫声和气球的爆裂声。有些孩子钻到了桌子底下,其他人则选择跳上桌子。刚开始还有些放不开的孩子也很快加入了进来,一边保护自己的气球一边去扎别人的。一分钟时间到,我叫了停。
“现在大家回到自己的位子,我们来聊聊刚才发生了什么。”我说。
孩子们重新围成一圈,四处张望,看看是否还有幸存的气球,谁笑到了最后。当所有的兴奋和激动逐渐平息下来,有人露出了困惑的神情。
“没有人赢,大家的气球都破了。”一个女孩失望地说。为了保护自己的气球,她一直待在桌子底下,谁知却被旁边的人偷袭成功了。
“如果大家的气球都破了,那戳破气球最多的人应该是赢家。”一个看上去非常有攻击性的男孩提议,显然他戳破了许多人的气球。
“我同意,我戳破了七个!”另一个男孩说。其他人陆陆续续开始报出他们自己戳破气球的数字。
“我们可从来没说过戳破别人的气球才算赢。”罗德里格斯先生平静地回答。
“什么?这没道理!”吉米提出抗议,这个孩子我昨天刚找他谈过一次话。
“如果不比戳破气球,”吉米继续说,“那谁才是赢家?”
“每个人都是赢家。”罗德里格斯先生答道。说完,他沉默了片刻,给大家留出思考的时间。孩子们小声讨论了起来,这是一个集体思考的过程。每个人都是赢家--孩子们尝试去想象那样的场景,尝试去理解它的意义。
罗德里格斯先生让大家坐好,然后我们便开始向这些孩子介绍萨米特。我们的学校是一个集体,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远目标和他要走的路,大家各有所长,需要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我们向学生解释,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求属于自己的成功,并且无须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通过互相帮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