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生日之前,都会有一段很动荡的内心崩溃期,考虑的事情不外乎生活,工作,学业,感情。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脑海中有些许多挥之不去的问号。睡觉的时候,只要闭上眼睛,思绪所到之处都是黑色沉重的。十一月的厦门,白天热得像夏天一样,还好每天都有暖阳相伴,才得以顺利地走出阴森的十月。
十一月,好像一切都找到了出口,生活变得明朗起来。突然感恩起那些不堪的岁月,在那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候,其实最接近本真的另一个自己。那种胆怯,无助,孤独,惶恐,无人能说,只能靠自己去体会和消化。过程中会很痛,很煎熬,忍过去了,会让回忆里的影子长高一截。
每年生日之前,都会有想给自己写信的冲动,即将24岁的我比去年多了些许感悟。23岁的第一天,经历的事情似乎就是这一整年的梗概。无论怎样,时光浸润过的脚印,都会自带的光芒。
(一)生活与理想
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揭示的似乎是一种事物发展不可逆的广泛定律。从类人猿进化到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离不开竞争与选择,看上去像是一种被动选择的结果,其实,谁又能否定被动之中隐含的主动呢?
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付出多少,这都是一个人的选择。最终的结果不同,只是个体不同选择累积的造化罢了。佛家常说的“因果”,大概与这也是相通的吧。
走出了象牙塔,才会越发地知道原来坚持理想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事情。迫于现实的压力,人们长大了会变得越来越健忘,忘记一些人,一些事,并不是真的因为身体机能老化,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自我保护,选择性地记住和忘记一些片段。如果生活只剩下生活本身,那将会是灵魂的荒野,人类社会也就不会有什么超越生活的精神成果了。正因为有理想的存在,人才会变得坚韧有力。新裤子乐队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是一种辛酸过后的不服输,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我们,很渺小,却也很重要。左手理想,右手生活,愿伤心恰到好处。
(二)亲情,友情,爱情
身高一米二的时候看爸爸妈妈,觉得他们很强大,总是有办法做很多事。现在看小时候的照片,觉得胶片里的自己好小,爸爸妈妈好像也没那么强壮了,越来越需要关心和问候。会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抱歉,也会因为和他们的疏离感到愧疚。每个孩子长大的过程,都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父母,是血液里温存的前世今生的缘。
23岁这一年的十月,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体会身边挚友逝去的悲伤。得知消息后,很久都缓不过来,总觉得一定是自己弄错了。回忆总是自带美颜滤镜的,忘却的是残酷现实里隔着的时空。大家都已经不是当初认识的模样了,但彼此久久不能忘记的只是曾经。也许那样的定格,是容不得回忆的,太频繁的回忆,反而会破坏最原始的味道。
(更新于2019.11.7)今天是农历十月十一,射手座女孩的生日。一早收到的是发小秋霞的祝福,一如既往地惦记和问候,这份情谊就如同大树的根,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扎越深。每年生日收到梅梅和园园的手写信,自己挑的书,这些走心的问候足以温润年岁里的形单影只,即便一个人过生日,也觉得是幸福的。
关于爱情的话题,前天晚上和妈妈的通话时长达到了80多分钟,放下电话,那种释怀的感觉,仿佛让我能够回忆起当年在妈妈肚子里的那份心安和温暖。母女之间的默契,就算没有了脐带相连的传输,似乎什么时候都不会消失。爸爸向来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和爸爸的谈话通常简洁明了,惟有面对面时,能获得更多语言之外的信息。孝顺父母,最高级的形式是陪伴,而陪伴父母,却也是最难做到的。自古有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种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大概才是最平等的回报吧。爱情这桩事,很简单,又很难。简单的是真,难的是遇。妈妈说,要找的是过一辈子的人,对方最好是能遮风挡雨,会心疼人。这样有担当的人,似乎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罕见了,明明知道对方的心意,但谁也不敢向前迈一步,因为谁主动了,就意味着责任。这是目前我对于感情世界的一种认知。女生,太主动了就不会被珍惜,这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规律。有缘一定会再相遇,并且产生后文,把心思用来建设更好的自己,爱情在路上,这是目前对自己最好的告诫了。
(三)工作
永不放弃?不,永远放弃!―窦文涛《圆桌派》节目里谈到的是斜杠青年的话题,马家辉说对于人们来说,做出选择很难,但最难的不是选择本身,而是放弃。所谓,有舍有得!想要得到,就必须有所舍弃,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是权衡。人生分为许多个不同的阶段,除了要勇敢地追求理想,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不同阶段管理好自己的理想。按照优先级别,一步一步去靠近自己的理想。
当下,最重要的是实现这一阶段的财务自由,而工作是解决财务自由的最快借的方式。但是,当把收入寄托在一份工作上时,人就会被绑定,会被限制住。真正的斜杠青年,原来他们并不是外界所看到的那样,比如进行跨界,从事不同工作,有许多不同的身份等,本质上,他们都遵循着一套共同的内在逻辑,就是以一种能力,去进行相关领域的拓展,应用同一种能力,以一个最核心的目标为支点,展开探索,最终这些周边探索,还是为核心去服务的。
获得一些思想上的点醒,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份不错的生日礼物了。24岁了,要沉得住气,别什么事都咋咋呼呼的,多读书,多思考,不要迷失在浮躁的气氛里。我始终坚信,自己是一个适合写文字的人,所以,一定要多阅读,多积累人生阅历,学会合理高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学好翻译,这是让你能够斜杠的一条路。自律,与见识和眼界有关。这是昨晚在脑海中浮现最高频率的一句话。当一个人屈服于惰性时,其实是一种自暴自弃,或者自我感觉良好,那是因为,没有想要变好的欲望。而这样的欲望就是来源于外界的信息和思维的刺激,当你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那么多有趣的工作和人时,就会越发地渴望自己也能做到,从而会有更强的内驱力,坚持也就会变得更快乐和可持续了。
长大的感觉,其实很好!亲爱的自己,愿你喜欢这世界,勇敢地拥抱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