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听过一个讲座,大概五六年前吧。演讲人是我们学院大我们好几届的师哥,名头在当时听起来挺厉害,被那名头吸引来的同学把教室填得满满当当。整场演讲他基本只讲了一个话题,就是他们公司做一部电影的全过程。这部电影叫做,嗯,《刺陵》……
这位自信满满的师哥从头到尾都在沾沾自喜地夸夸其谈,如果光看他的姿态,一定会以为这是一部票房大卖、大获成功的作品。我听讲座之前没听说过《刺陵》这部片,不知道这部片反响怎样。看着讲台上神采飞扬的师哥,我的脑子里飘满了问号。如果这位师哥讲得全部属实,这部片真得能成功吗?真得能吗?如果一部电影是这样成功的,我要到哪里去拯救我破碎一地的三观?
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憋到讲座结束回到宿舍,我才打开电脑查这部电影的相关信息。看过几个新闻,我大大松了一口气,还好,三观保住了。票房惨淡、恶评如潮,关于《刺陵》的报道中这两个词频繁出现。
《微微一笑很倾城》是一部典型的用“卖点思维”打造出来的剧。对我来说,最早直观地感受“卖点思维”就是那场荒诞的讲座。那位师哥讲述的打造《刺陵》的思路,就是彻彻底底的“卖点思维”。
周杰伦的人气林志玲的颜,陈道明曾志伟撑口碑。古墓题材来吸睛,动作言情套路全。《刺陵》的制片方就是这样把一些自以为的“卖点”堆砌起来,好像每个卖点都等于一捆钱一样,想用这些卖点堆出一座金山。而电影的重要部分,导演和剧本等,完全敷衍了事。邀请演员的时候,甚至用缺德的办法哄骗陈道明和苗圃两位演技派演员入伙,成为他们捞钱的棋子。当时听完讲座,有的同学很懵逼,有的同学很愤怒。
同为“卖点片”,《刺陵》惨败,而以《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为代表的同类作品获得成功,是因为制片方对于卖点的运用越来越炉火纯青。原著小说、偶像、甜宠言情、网游。毋庸置疑,这些确实都是很精准的卖点,而《微微一笑很倾城》也将这些卖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原作小说的作者做编剧,彻底还原小说,满足书粉;高人气90后主演,吸引大批粉丝和颜控;突出展现让年轻女孩粉红泡泡直冒的甜宠情节;网游概念符合年轻人的兴趣取向。
随着技术的发展,艺术的商业化、通俗化和娱乐化是发展的趋势,这不存在任何问题。“卖点思维”符合正常的商业规律,只要把这些“卖点”做好,确实能获得一部分目标受众的青睐,从而取得不错的收益。那么,这种做法应该得到推崇吗?我觉得并不能。
同为开餐厅,有的人各方面偷工减料节省成本,菜的质量不太讲究,靠着好的地理位置和小折扣吸引顾客。不管有没有回头客,挣一个人的钱算一个。而有的人在各方面精益求益、面面俱到,把菜品的品质和顾客的用餐体验永远摆在第一位。前者可能三五年生意不错,周围的居民图方便来吃饭的不少,但渐渐失了口碑失了人心,难以长久。而后者则把餐厅的口碑越做越好,一代一代把精神传承下去,成为百年老店,很多顾客从外地甚至从外国慕名而来。
有的成功只是一时的小成功,而有的成功则是长久的大成功。现在中国的影视,猛地一看似乎很热闹,但离长久的大成功恐怕还很遥远。“卖点思维”是一种商业思维,但我想是一种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商业思维,是小聪明非大智慧。从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是比较短视的。
用“卖点思维”打造影视剧,一方面制作方很容易凑活敷衍,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影响艺术创作的水平。
这两年IP的概念盛行。弄个洋文缩写词,搞得很时髦,实际上完全不是新玩意。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互相渗透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什么这么强调“IP”这个词?因为现在行业弥漫着“IP在手、万事大吉”的风气。
影视剧改编自人气小说的好处是:其一,最核心的剧情首先不用愁了,费心捣腾故事这一环节直接省了,买来即用。其二,小说已经经过市场检验,自带关注度和书粉。其三,小说真人化本身就是一个大话题,选角、与原著的对比、场景的还原等都是热议话题,话题度也不愁了。所以IP可谓是“偷懒神药”。还有一个“偷懒神药”就是明星,出钱就有人干。小鲜肉小鲜花自带关注度和死忠粉,得来全不费功夫。
有了IP和偶像明星等卖点吸引观众,制作方对于作品质量的追求往往会大打折扣,对卖点以外的环节敷衍了事。举一个细节的例子,《微微一笑很倾城》中女主贝微微后期配音的音效明显与其他角色不同,每次女主和他人对话,都好像女主一个人在山谷里说话。而且只有女主一人采用配音演员,其他角色都是演员本人现场收音或后期配音,这也导致了强烈的违和感(配音演员的语调风格和其他演员明显不同)。这种问题对于影视剧来说几乎可以称之为事故,却在中国的偶像剧中频频发生,成为常态。
“卖点思维”也会给艺术创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剧版《微微一笑很倾城》就深受其害。比如,为了追求主演的人气,可以完全放弃对演员表演能力的要求,两位主演的表演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又比如,为了满足原著小说粉,让严重缺乏编剧素养的网络作家担当编剧,剧情台词基本照搬小说。对于小白言情小说,读小说时人们会当作有趣的消遣。但当幼稚的桥段真人化之后,观众很容易将故事带入日常的生活经验中,立刻会产生读小说时没有的尴尬感。同时,小白言情小说叙事流水账、人们扁平化的问题,也会在影视剧中被凸显出来。
为了讨好年轻女性观众,整部电视剧频繁出现男女主的“粉红情节”、场景设置严重缺乏真实性、画面效果严重失真(就像用美拍APP拍出来的一样),等等方面都与艺术创作的思维相背而行。
“卖点思维”盛行使得中国影视剧的平均质量愈发下降。对作品整体质量有一定要求的观众看《微微一笑很倾城》,实在是一个很尴尬的体验,男性观众和成熟的女性观众直接被挡在门外。这些观众会渐渐对国产片丧失信心,在选择观看影视剧的时候,产生强烈的先入为主情绪,潜意识里开始抵制国产片。
晚上打开电视,觉得没什么可看的,渐渐的,连电视也不看了。就像李安导演所说:“当观众连看电影这回事都觉得不是很重要的时候,我们就会自食其果”。短时间看,个体在获益,长远看,整个产业在受难。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在羡慕日韩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时,只能无奈叹息、望尘而莫及。发达国家的观众看《微微一笑很倾城》,大概就像我们看泰剧一样,惨不忍睹。国产影视剧的平均质量和发达国家相差太大,完全无法满足发达国家民众对影视剧的审美要求,怎么可能在国际主流市场获得成功?
日本面向十几岁女生的少女漫画,其中对爱情、友情和梦想的探讨,比《微微一笑很倾城》成熟深刻得多。很多中国人平常看韩国的偶像团体,都以为肤浅幼稚,殊不知韩国团体的歌曲和编舞质量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编舞更是世界顶级水平。
我已经不止一次听欧美人称赞韩国偶像团体的MV和现场表演,感叹他们富有创意的MV、优质的编舞和精准的舞台表现。K-POP能够在国际市场产生影响力,离不开高质的内容。
“卖点”本应是锦上添花,内容质量才是一切的根基。如果中国影视行业一直本末倒置下去,在作品质量上糊弄敷衍,严重缺乏对艺术和文化的敬畏。那么希望世界喜爱中国文化的梦想,恐怕永远实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