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人有云,“天地初辟,有道无德,有治无政,清静渊默,各养其身……运及尧舜 ,生人日众,情欲日开,不能与鸟兽杂处。”
还有云,”割情欲之欢,罢宴私之好。“
说起情欲,我知道,你们肯定与古人一样,首先想到的是性欲。然而,这两者并不能划等号。情欲除了性欲之外,还有对自己的热爱,对拥有的人和物的热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自我觉醒而迸发出对世界主动探索的激情。
这样的激情,与弗洛伊德的性泛论有一定相似之处,有着广义的含意,作为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支撑着人们热爱生活。
- 2 -
有个女性朋友D,特别喜欢带着一台笨重的单反前往大自然。和三俩朋友徒步登上各个山峰,找灵感,拍小鸟,拍花草,拍云雾,拍落日;到各个海滩,拍浪花,拍美女,拍陌生的小朋友,拍礁石,拍日出……
她说,好像见到什么都能发现美的一面,看同性如此,看异性也如此。可以说,空窗期的情欲很足。
也正是这样充足的情欲,让生活有了很多期待和未知的美好。她用自律的生活,让自己一步一步从不懂穿搭变成受邀多家时尚媒体授课;让自己一步一步从水桶腰变成A4腰,还有了迷人的马甲线;让自己的摄影作品从自娱自乐逐渐流传给大众,还得过好几个全国性奖杯……
随时随地,都能拥有灵动的思绪,这样的人生感觉格外美好。
直到有一天,嫁为他人妇,生下孩子当妈妈,她突然变了,变得干枯、急躁、愤懑、无活力。
衣服都是好几年前的,很少重新再买,偶尔买个名牌包,可是因为不再有搭配灵感和心情,整体画风变得有些怪异;
原本雪白的肌肤变得暗沉,毛孔粗大,经常素面朝天,偶尔虽有化妆,可是不透亮,没灵气;
社交简直成了奢侈品,鲜有自己的私人活动时间,偶尔出来放风都带着罪恶感,忧心忡忡,让我等朋友觉得甚是无趣。
我问她,是什么让她变化如此之大。
她说,是焦虑吧。无止境的焦虑。
从前,她从未想过,要面对一个吃喝拉撒睡都要操心的孩子,要时不时关心照顾年迈的父母,还要时不时包容对她大呼小叫的公婆。时间都被这些毫无诗意的琐事占领了,还要工作,哪还有那么多心情照顾自己对新事物和美丽自由的向往。
甚至她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只是年复一年地焦虑。直到有一天,老公问她,为什么你总是不愿意啪啪啪,我们已经半年没有夫妻生活了……
她如梦初醒,原来自己的情欲全部消失了,首当其冲的就是性欲。但不可否认,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如果说,因为婚姻和家庭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如此不堪,让自己找不到自我,我觉得很扯淡。
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来就一世好运,得好牌并且永远赢下去。为什么你可以在未婚时身体力行为自己争取各种选择权,让自己活成想要的模样,踏入婚姻这道围墙之后就缴械投降了呢?
是谁让你不要再打扮,不要再继续你的爱好,不要再健身、护肤、交友呢?不重视自己内在情欲的,难道不是自己吗?
- 3 -
经常遇到一些已婚的女性友人,围坐在一起都是谈论老公、孩子、婆婆,仿佛永远乐得其所,即便只是在抱怨。
我很想问一句,这些是否就是你生活的全部?是你所追求的一切?是使你开心的源泉?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能在非家庭活动时间里,让自己甩开一切束缚,自由地做回自己?重视你的内在感受,体会你此刻的情绪,想一想如何让自己开心,并为之努力争取?
我另一个朋友K,已婚,两个孩子。大的上小学一年级,小的刚刚2岁。
第一次在朋友饭桌上看到她,一头披肩直发,身着蚕丝V龄白衫,大大的眼睛顾盼生辉,精致的妆容给人以尊重,体态轻盈柔美,吐气如兰,肤如凝脂,指如削葱。
不管跟谁交谈,她都微笑地看着对方,专注而热情。在她身上你看不到岁月的痕迹,却能看到底蕴的累积。你能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新事物的选择和把握,以及对自我的主导。
后来熟悉了,才知道她也曾在婚姻里迷茫过抱怨过,只是她很快就顺着内心找回了自己,而后抽空练字,学乐器,看书,健身,成为生活的主人,而不是沦为生活的奴隶。
你是不是想说,要么她自己家境好,要么她老公家境好,并且有人帮她带孩子?可是,你错了。她和她老公家境都很一般,普通工人阶层,而带孩子只有一个远方亲戚,也得付工资。
她自己是个不甘平庸的人,也是为了梦想愿意去拼的倔人。源于对自己要变得更好的激情,她从低落中爬出,身兼三职——乐器老师,化妆师,国企职员。
可以说,经济基础必不可少,可那都是她靠努力自己争取的。而精神上的情欲更为重要,若非如此,她也就没有动力去拼去闯。
精神上的富足,才能彻底改变一个人。
- 4 -
最近在看《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一季还没看完,但大体上已经看到了亮点。
女主麦瑟尔夫人长得很美,人也聪明,家境也不错,还幸运地嫁给了爱情,婚后儿女双全,幸福美满。
不幸的是,丈夫却在她浑然不觉中出轨其貌不扬笨拙无知的助理。在他们的一次争吵中,丈夫摊牌,离开这个家,和助理光明正大地住在了一起。
麦瑟尔夫人一开始是崩溃的,情绪化到去说单口相声时脱下自己的睡衣,众目睽睽下袒露又大又挺的胸,并不断问为什么?自己这么美,身材这么好,丈夫是不是脑袋抽风离开自己?
实际上,她尚未觉醒自我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她为了丈夫的单口去付出,为了家庭去付出,不断迎合的过程,就是不断失去情欲,失去自我的过程。
后来,毫无社会经验的她从家庭主妇转变为单口秀演员,中间吃了很多苦,但点燃梦想的过程更多的还是激情。这让她彻底醒悟——marriage is not my whole life ,老娘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做好吗?
这就是发自内心的想要让自己绽放,而非为了取悦他人所做的牺牲和妥协。
-5-
这个社会,对女性是不公平的,对已婚特别是已为人母的女性更是一言难尽。
传统社会不尊重女性,物化女性,似乎女人生来就是为了嫁人生子的,之后必须为老公孩子奉献一切。
而倡导“母爱最伟大”的言论,又把当了妈妈的女人绑在道德至高处,以此压抑和束缚她们的言行。
实际上,社会没有很好地尊重女性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能改变的力量很微弱。但自我觉察内在情欲,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寻找自己,让自己真正成长为不必低于男性的地位,并不难。
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时,慢慢增加,让自我越来越绽放。
如果你做不到,那不是老公、孩子、婆婆的问题,是你自己的。时间从来都很公平,为什么有的人境况比你更差,可是状态比你好太多?
谁也不能捆绑我们变得更美的步伐,只要你察觉到自己还有充足的情欲,去爱自己。
就像KnowYourself在知乎上说的一段话,
我们既成熟又纯真,我们是独立的但也愿意依靠与被依靠;
我们(无论高矮胖瘦)都是性感的,有吸引力的;
我们敢于大声表达自己的渴望,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不需要满足任何一种对女性固定的想象;
我们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个体都独特而珍贵。
作者:袁筱鱼,职业文字人,简书心理推荐作者。
曾作为情感专栏作者,写过《感情中最适合的距离是什么?》、《和一个无趣的人恋爱结婚是什么感觉?》、《我为什么不生二胎?》等阅读量短时间内破10W+的文章。
已出版散文作品《向前一步,迈入成长》、调查文学《岳各庄调料批发商的生存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