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基本讲完了小说人物形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一个点我自己都不太熟悉。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中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一点在书上单独列出来。可是在我们的理解这其实就是说到人物形象对于体现主题的作用。当然我讲这个点的思路完全是从自己在对答案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出来的。而且讲的时候颇有一种自己说的真的非常“标准”的感觉,可我很难知道学生究竟有什么收获。
每每上课都会觉得自己能量特别足,上得兴起处甚至会忘我,不知做了什么动作,讲了什么话,大概是由于在教室的这个场景之下很容易就会被带进去。
我在自嗨的时候,可是学生呢?是不是在观看着老师的“表演”,而丝毫没有加以思考呢?看着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的样子,我只能当作他们非常认真,而不是只是作为一个听众而已。
老师能做的真的非常有限。知识点反复的讲,可有老师上课就是无法完全把自己的思路传达给学生,学生也没法完全体会到。
从我当老师还有看书的经验,知识点只有讲出来才能真正的熟悉。一轮高三教下来,知识点最熟悉的永远是老师,而学生还是没有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的系统。或许这是我们老师能够做的,如何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试着讲给别人听。
今天听张老师的课也颇有这样一种感觉,自己作为学生听课,才更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设想学生在听课可能会有什么问题。除了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式外,自己感受学生的状态也是一个重要收获。
可是听课之余我又不得不感叹,真正能够学习到他人传达出来的内容是很难的,何况学生的要学习的东西又非常多呢。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接收的内容也是不同的,自我的摸索和实践才是最重要的。这才可以突出学生的练习和总结升华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同样如此,学到的东西用起来才是真正的学习。只不过学生是做题,而我却是解决人生问题。学以致用也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