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冬天还没有过完,先把古诗里的冬之节气整理出来。每个节气到来,都可以读那一两首。
这些诗多不常见,在通俗易懂,广为流传上,差那么一点点。不过,总还是有那么一两首,一两句,是可以读给小朋友们听的。
每个季节,都来整理一组,春天时,一定赶早。
好啦,来诗歌中,感知时光的流转,物候的变化吧。
立冬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一和二都好理解,最有趣的是三,说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就没入水中变成大蛤。因为,天冷,野鸡就不多见了,而与此同时,海边却常可见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这真是古人的奇思妙想。倒不妨就此编个故事给小朋友听。
立冬的诗歌并不算少,或许是物候初变,最易让人感发了。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这大概是李白在立冬时节刚好游荡到北方后所写下的诗歌,否则,刚刚入冬的天气,怎么就能把笔冻住呢。这首诗里,李白依旧诗思飞扬,天马行空,喝醉了看满地月光,就好像大雪已经覆盖了整个村落。
有关冬天的二十四节气的古诗,这首大概是最简单易读,只是,千万别学了李白的那种惫懒模样呵。
《立冬即事二首》
(元)仇远
一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二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11月初的立冬,常常还是秋末天气。特别是对南方人来说,偶尔还是小阳春。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一生多在江浙,诗中所现,便是那里的立冬时节风景,只有细雨没有霜,有微微寒气,但多少也还耐得住。
第一首诗,多少可以背诵下;第二首诗中前两句描摹的那种细雨蒙蒙的感觉也说的很好。
小雪
《群芳谱》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是小雪天气的正解。
有关小雪的诗,多少也没有大雪纷飞的壮阔或肃杀,除了如陆游一般在“清寒小雪前”感慨家贫,生民多艰,其他的诗,多少还是有些富贵人家的百无聊赖,或透着一种对冬的隐隐的期待。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这首诗是透着些许戏谑的:今年的小雪节气算是白白设置了,树还绿着,花还红着,天气都是暖洋洋的,南方温暖的雨露都落偏降到这里来了呢。在寒冷的冬天,偷得片刻温暖,作者真的很满足。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南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这是小雪时节的百无聊赖,和对逝水年华的无限感慨。从场景描摹到心绪流露,过渡的自然而然,算是命题诗的标准佳作,还是不妨读一读的。
《小雪后书事》
(唐)陆龟蒙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这首诗与农耕有关。依旧是不那么冷的江南小雪天,还有红色的枫叶,绿色的麦苗,一个人溜达到村前,遇见邻家老人,一直说着,即便是一场薄薄的小雪,还是预兆着明年是一个丰收年。这真是一番美好的期待。
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此而雪盛也。从此以后,雪将越来越大,落雪的地域也越来越广。
有关大雪节气的诗,很少。有关大雪的诗,却非常多。所以,干脆选一首写雪写天寒写到极致的诗,重温一下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大家都很熟的一首诗,不多说。三四岁的小朋友可能背诵不过,五六岁的小朋友背下来,大概并不算特别有难度。从此以后,天寒地冻,冰天雪地,他们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诗句来形容了。
冬至
冬至之后,天气将越来越冷。“冬至大如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
有关冬至的诗歌,非常多。但找来找去,都绕不过杜甫的三首,所以尽管觉得杜甫的诗又难,读起来又累,但还是,找来一看吧。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至后》
(唐)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这三首诗,分别是写的冬至前一天,冬至日,冬至后一天;也并非做于同一年同一地。第一首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于夔州;第二首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依旧在夔州;第三首反而作的最早,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剑南。
所以,先从《至后》说起吧。这一首,身在蜀地,思念洛阳,还用梅花一开放,就棣萼相别做比,还说自己本来想写诗遣怀,谁知却越感凄凉。
两年后的《小至》,是这组诗里略为轻快的一首,或许是天没有那么冷,或许是生活初定,作者略为心安,甚至都说这里的景物和故乡并无区别嘛。
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的《冬至》,情绪又急转直下,满目凄凉,不忍直视。三年后,杜甫客死湘楚舟中。有生之年,终未能回魂牵梦萦的长安。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读了老杜的诗,再看这首,就浅显轻松多了,说到底,也就是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小寒
小寒一般要冷过大寒,这是要重复几遍之后才会记住的一件事儿。
有关小寒的诗,多半都变成了小寒食的诗。能搜到的并不多,仅选一首,还好还不错。
《驻舆遣人寻访后山陈德方家》
(宋)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
这是黄庭坚在庐山途中,停车派人去后山寻找朋友陈德所做。这里写了景之后,主要就是说的怀友人啦:我独自站立在前山遥望后山,等待着前往后山去访寻的仆人与朋友一起过来。真是情真意切啊!
大寒
大寒之后,就是新的节气轮回了。
但在轮回前,依旧是寒冷天气,有时,也不输小寒呢。反正,诗歌里的大寒,冷的天肃地杀。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大寒要冷成什么样子呢?前些日子落的雪还没有来得及化解消融,新下的大雪又封门闭户了;石阶上的雪,已如冰床,檐前的冰柱,已如倒悬的钟乳;天冷的太阳都失去了光辉,只剩烈风怒号;还有呵,人们的嘴舌都被冻住,完全说不出话来了呢。
《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说了岁寒天冷后,继续说一下忧国忧民,这是陆游诗一贯的风格。不过,前六句里的写景,写感受,写牛羊狐兔,也都写的很好。
小寒刚过,大寒未至,但再有不到一个月,就是立春啦。
古诗系列,每周二更新。
节气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