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饭局,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美女HR。
刚好这个美女HR有个四岁的小孩子,闲聊之间,她跟我谈起她家的育儿经,令我发自内心大呼:果然是当HR的。
你们想知道她是怎样当妈的吗?
曾经网上有个帖子说,娶个HR当老婆,有哪些好处。大意是说,HR懂得人情世故,懂得换位思考,既可以当知心大姐来谈心,又有规划把能事情做好,而且还可以帮亲戚朋友安排个工作,十万个好处啊,把我夸得心都痒痒的,看来女HR都被抢疯了吧?
HR当老婆如何好我就不谈了,今天我想谈谈HR是怎样当妈的。
一、立规矩
这个美女HR和我说,当时生这个孩子的时候,她就特别有想法,很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教育孩子。
当孩子稍微懂事的时候,她就开始实施她的教育,为了家庭成员能够高度一致与她同一战线,她先给家人洗脑兼定规矩。这个用我们专业术语来说,叫:定制度(定游戏规则)。所以你平时在公司看到的条条框框,都是咱们HR的理念啊。只有先小人才能后君子,免得游戏规则没定好,到时追究责任了,显得我们特别不厚道。
比如说,孩子不听话吃饭,她规定孩子要和大家同一桌一起吃,如果孩子贪玩不吃,她就告诉孩子,如果这次不吃,那大家吃完了也就没得吃了。大部分孩子当然不相信这些,然后她就会出现惩罚机制,当天就真的不给他吃饭,必须到了下个饭点才能吃。
刚开始的时候,奶奶心疼得要命,说这样对孩子太残忍,但是碍于规矩定好了,谁都得尊重这个HR妈妈的规定,最多允许孩子吃一些水果填饱肚子。
渐渐的,效果出来了,孩子每次都饭点,无论在干啥,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饭吃好了,再去做其他事,这习惯无形中就培养出来了,所以孩子从小就不用大人追着喂饭,感觉吃饭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这虎妈还真要够狠心才做得出来。
二、KPI考核。
你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KPI考核是个怎样的结果吗?
当时我第一次听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心想这当妈的是不是职业病犯了,还犯得挺严重的,哈哈……孩子是否默默心里想,老爸你当年就是因为听信了某谣言,说娶个HR老婆如何好,然后现在那些罪都是我来受,可怜的宝宝啊。
孩子的KPI怎么定呢?
她说,她先给孩子列一张表,一般以一个月为界限,然后罗列几项大指标:
日常项:按时吃饭,按时起床,按时做作业等
加分项:帮忙做家务、帮爷爷奶奶捶背按摩、收拾自己的玩具等
减分项:投诉次数、不讲礼貌等
每项设置一定的积分标准,如果分数达到90分以上,她就会在那一周贴个小红花,如果一个月的小红花超过一定数额,那就可以享受不同的奖励,比如小奖励是可以吃雪糕,喝冷饮,大奖励是某个玩具或去动物园。
我一直挺好奇她这套对于孩子是否适用,她说,简直实用得不得了,她说,孩子的天性就是想做好,得到表扬,因此具有激励性质的东西非常起作用,孩子现在知道哪些是正激励,哪些是不能做的,心里都很清楚,不会轻易犯错。
三、学会适当释放情绪。
当时我听这个结论的时候,心想HR当知心大姐这个功能是时候释放了,不过我听完了之后,觉得用“绩效面谈”这个词来说更形象。
孩子总有犯错和不达标的时候,尤其前期是磨合期,总会产生一些纠纷,比如孩子有时会哭会闹,不爽父母这么做,然后她就把孩子拎到一个房间的某个位置,跟孩子说,你可以在这里哭,好好反思一下,为啥我们要这么做?
经过几次之后,孩子如果遇到需要情绪发泄的事情,就会自动自觉到这个圈圈里哭,然后反思一下,等情绪稳定之后,妈妈才会找他来谈谈他为何要哭,不舒服的点在哪里,父母也会同时告诉他,父母为啥要这样做。
记得网上当时有个视频挺经典的,说一个妈妈教育一个小女孩,问她知道什么是客人,什么是家人,问她要做家人还是客人?
客人是,来家里玩,然后吃完饭,什么也不用做,坐坐就可以走了。
家人是,在家要陪客人玩,然后煮好饭给客人吃,客人走了要收拾饭桌。
女孩说,我要做家人。然后妈妈问,那你觉得你是在做家人应该做的事吗?女孩子说,没有,然后默默的去帮忙做家务了。
我们常说家教怎样,以后就怎样,其实往往家教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但是却会一直影响下一代,如何教,虽然不一定所有需要雷同,但是认同的这些观点的妈妈可以拿走,不谢,点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