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 是著名散文家吴伯箫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灯笼”和“情感变化”为线索,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亲人故乡的怀念,最后,表明自己要做“抗日马前卒”的誓言。
文章怎么把这些“事”和“情”组织在一起写?首先要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文章共十二段,概括每段内容,教参划分层次:第一段做为开篇谈“火”,为下文说“灯笼”做铺垫,;第二段至第十一段谈的是“灯笼”,全文主体;第十二段是结尾说“火”,“灯笼”不足以言其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其情,卒章显志。
二、三部分的划分,我认为值得商榷。对此,我有不同意见,认为应该把第十一和第十二段合起来做为结尾部分。理由如下:
文章本身就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为“灯笼”,暗线为“情感变化”,它们互相交织,串联各种材料,而情感是文章的主旨。
此文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个人延及社会现实,最后抒壮烈之情,卒章显志。但是,这种豪情壮志、铮铮誓言,在十一段就已提及,“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借古喻今抒宏愿。十二段在此基础上,把作者的豪情显得更为高昂,“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这两段的内容紧密相连,拥有抵御外辱的坚定信念,充满爱国情怀。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