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沟通和认同:自我的塑造与展现
2.1 沟通和自我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人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知觉——“如果没有这些,我就不再是我了。”
自尊(self-esteem):你对自我价值(self-worth)的评估。
- 正向循环:高自尊的人认为别人认为也是好的,倾向自我膨胀。
- 负向循环:低自尊的人认为别人也不喜欢他们,因此也可能因此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反映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自我概念反映的是我们认为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
-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ego boosters vs. ego busters
-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身处的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s)对塑造观点(与别人还是不同)起关键作用。
大多数人到30岁时其自我概念已经不会再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了(1992)。
自我概念特征:
- 主观:扭曲的因素包括obsolete information; distorted feedback; perfectionism; social expectations
- 抗拒改变:保守认知主义(cognitive conservatism)引导我们强化熟悉的自我概念,面对新认知时倾向于反驳。
文化、性别和环境对认同的影响:
自我价值不仅来源于个人作为,也是团体行为共同塑造的结果。
一个坚持自己的男人可能会被认为坚韧;一个言行相同的女人则会被形容为爱发牢骚。
孩子通常不能选择塑造他们人格的环境,但是成人可以。
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自我强加预言(self-imposed prophecy):自我期待对行为产生影响
- 他人强加预言(prophecy imposed by others):他人传达出的信任
2.2 认同管理的沟通
每个人都有好几个自我:觉知的自我(perceived self)vs. 展现的自我(presenting self)。认同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是用来影响别人对自己观感的策略性沟通。特征包括:
- 构建多元认同:随不同情境和文化适当切换
- 认同管理是合作的:与认同相关的沟通可被视为我们和其他演员合作的戏剧过程,每一幕都是即兴发挥、互相协调的场景(1959;1971)。双方是否都愿意扮演“好人”角色。合作(collaboration)并非指同意相同的事情。某一刻发生的事,是有沟通双方在长期交往累积经验共同导致的。
- 认同管理可以深思熟虑也可以不知不觉:我们大多数对于自身行为的选择只是由随经验发展出来的“脚本”(scripts)决定的。只有不合适时才会慎重考虑需要的反应。
认同管理的目的:
- 为了开始和经营关系
- 为了获得别人的顺从
- 为了保住别人的颜面
- 为了探索新的自我
现实与虚拟世界:
- 面对面印象管理:包括举止(manner)、外貌(appearance)和配备(setting),比如汽车或居家布置。
- 网络印象管理:网络沟通所欠缺的丰富度反而为自我印象沟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常看自己的Facebook页面可以增强自尊(2011)。
2.3 关系中的自我袒露
自我袒露(self-disclosure)指有意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的过程。必须是有意的(deliberate),信息必须是重要的(significant),不为人知的(not known by others)。
一、社会穿透模式(social penetration)
自愿提供信息的广度(breadth)与深度(depth)。一段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做从边缘向圆心运动的过程。
陈述事实比陈词滥调更深;给出观点比陈述事实更深;叙述感受比给出观点更深。
二、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
自己知道的 vs. 自己不知道的
他人知道的 vs. 他人不知道的
- 开放区(open area)
- 盲视区(blind area):通过他人反馈才能得知
- 隐藏区(hidden area):能够选择自我坦露的部分
- 未知区(unknown area):未知的天赋才能与弱点
自我袒露的好处:宣泄;互惠(诚实使他人感到安全);自我澄清;自我确认;关系建立和维持;社会控制。
自我袒露的风险:害怕被拒绝;负面印象;降低关系满意度;丧失潜在影响力;伤害别人。
自我坦露的度:
- 这个人对你而言重要吗?
- 袒露的量与方式合适吗?(Too much information vs. withhold)
- 袒露的风险合理吗?eg. 袒露别人出于信任告诉他的信息,可能危害别人
- 有建设性的影响吗?戳中对方底线的敏感区是毁灭性的
- 自我坦露互惠吗?
- 有道德义务袒露吗?
2.4 自我坦露的替代选择
- 沉默:在工作场合,沉默经常被视为比说谎更有目的选择(2010)
- 说谎:benevolent lie
- 模棱两可:人们更希望他人实话实说。但自己面临选择时,也更喜欢模棱两可。(1998)
- 暗示:微妙的言论可能无法被接收,但如果直接传递的代价太高,则可以考虑暗示。
真正需要被评价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说谎者动机的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