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有一篇神童新闻:一个10岁的小朋友没有上学,在家接受父母的教育,他写了超过1万字的英文小说,举办过钢琴音乐会,德语和英语“流利”,在互联网平台上担任主播,用德语讲述儿童绘本故事,他的父母已经就自己的育儿经验开了十多场分享会。
在新闻视频的采访部分,孩子的父亲坐在一家三口中间,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侃侃而谈,孩子坐在角落里,没有化妆和打灯,眼睛时不时偷瞄一下镜头。
比起他取得的各项成绩,我更好奇这个孩子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如何,以及如果他自己能选,他更愿意选择什么样的受教育方式。但是,这些事情都不会被他的父母谈及。
这样的“神童”每隔一阵都会出来一个,新闻的重点全是各种各样的数字,是夸张的KPI指标。用这种方式来评价一家商业公司是对的:看营收,看利润。但是教育孩子这件事情,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 走火入魔的比赛者
武侠片演到一定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人出来说那句话:
“习武是用来强身健体,一定不要用来争勇斗狠。”
金庸先生塑造过一个因为比赛严重走火入魔的角色,这个人就是鸠摩智。
鸠摩智天资极高,过目不忘,但是他有一个大问题,他的目标不是精通,而是比赛。
他要学最强的武功,种类越多越好。
为此在中原到处偷窃、抢夺武功秘籍,手段非常狠毒。
他跟活人比,跟死人比,还跟古人比。
学了一大堆精妙的招式,但其实并不真正懂得各家武学的内在规律。
真正动起手来,他仍然是个高手,因为他下过功夫的,是早年间的“小无相功”。招数可以模仿和偷懒,内功却是真的。
但是在遇见真正内功强大的人的时候,鸠摩智就占不到便宜了。
在和虚竹过招时,他连续施展七门少林绝学,但虚竹只是反复使用罗汉拳中最粗浅的一招黑虎偷心,就能逼他连连后退,不能近身。因为虚竹的武功也是小无相功,而且比鸠摩智深厚得多。
金庸先生关于鸠摩智的寓言,其实说明了这四个道理:
洋洋得意的渊博只能用来炫耀;
真正救命的是训练得最久的功夫;
靠花招唬人的都是小角色;
重新开始还来得及。
鸠摩智自己胡乱摸索,走火入魔而内力全失,但他反而因祸得福,因此大彻大悟,回到吐蕃埋头钻研佛经,成为一代高僧。
| 不要让家庭变成赛场
人类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好在成年之后独立养活自己,这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
在这个目标之上,我们往往还希望通过教育实现一些更高级的期待:良好的品性和生活习惯,高级的审美趣味等等。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必须承担的责任,互相之间不可替代。
老师们受过专业的训练,知道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作业和任务,以及在教学上怎么“教”效率最高、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同学也有自己的角色,一个少年不和同龄人在一起,其实最容易损害的,是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如果抱着“天呐,我的儿子如此神童,怎么能和其他愚蠢的人类在一起”的态度,这孩子是教不好的。
教育是一门科学。
遗憾的是,偏偏就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上过学(而且还学得不太好),就能懂教育。
阅读大量的教育类书籍,或者看一大堆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并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教育学专家。
这件事非常难,也毫无必要。
|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做的事
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家长去完成:
1.关注自己的进步
任何时候,“自己”都要在第一位。一个家长如果为人上进,对学习有兴趣,孩子一定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养过孩子的人会知道,婴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对于他们来说,最基本的“看”和“听”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大人不经意的言语和行为都会被他们牢牢记住并模仿。“身教”的效率最高,孩子记得也最牢。
2.引导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学校关心的是自己的KPI:分数和排名。
相应的,孩子对学习这件事的理解是否狭隘,在课内知识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是真的爱好不是特长),在脱离学校之后是否仍然愿意学习,探索这个世界是否让他觉得快乐、有意义,这些关乎孩子终身的大事,才是家庭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
在这些问题上得到了良好引导,一个人的天分才有可能被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如果把教育当作一场“知识运动会”,家长还非要站在跑道上拽着孩子向前狂奔,最后就是大家一起筋疲力尽,同时得到一个非常差劲的结果。
| 把娃带回家自己教是不负责任的
“把娃带回家自己教是不负责任的”。
对,这话十个有十个符合,没有例外。
查一下近些年关于“自己教孩子”的新闻,你会发现这些家长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下面几条:
“学校教育差劲,没用”
“孩子在学校不开心”
“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关注有限,不如在家,我们全方位地关注他”
“我们对他可以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发挥他的长处”
事实是,这些家长当年上学的经历很可能并不愉快,自己的事业停滞混吃等死或是已经退休,有的年少时曾经有梦想没能实现,遗憾持续了很多年。于是他们把自己无处安放的精力和愿望都堆积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但这件事的最可怕之处还在于,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没有一个可靠的评价标准。
学校和家长之间原本应该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一旦把孩子带回家,家长就会同时扮演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多重角色。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把孩子带回家的家长都爱强调孩子“超常”的技能。如果没有这些光环,他们的行为和牺牲就失去了意义。
这些孩子承担的压力极大,他们必须是“神童”,必须有极其出色的技能,而这些都是正常上学的孩子不用背负的。
大多数“神童开挂”的新闻中只强调了孩子在音乐和语言文学上的成绩。
真相就是,绝大部分自己培养孩子的父母,连数理化都教不了,到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就两眼一摸黑了。你问他费曼的物理学教程,一定是张口结舌,好多家里教孩子最后都只教国学,因为国学这个买卖好干,有把尺子打人就可以了。
“在家教孩子”的家长花费了大量精力,甚至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号称“因材施教”,其实只是强行地把自己孩子能走的路变成一条羊肠小道。
| 关于教育的减法清单
1. 提防“科学育儿”背后的焦虑
很多家长的焦虑早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很多父母因为顺产、母乳这些事给自己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科学育儿是很好的,但是其中最有指导意义的应该是关于安全和发展的理论。如果事事都要比照教科书去追求最好的选择,那么所有人都会陷入到无尽的焦虑和疲惫当中。
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顺还是剖,母乳还是奶粉,其实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根本就是小事一桩。
不要让科学育儿成为所有人的负担。
2. 让孩子选,然后鼓励他
所有事都替孩子包办了,然后批判他“这都不会”,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循环。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无法独立。
父母要做的应该是帮孩子明辨是非对错,帮孩子尽早养成自律的习惯,然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把选择交给孩子。
这样大人和孩子都会有充足的精力做自己的事。
3. 做孩子的榜样门槛没那么高
不是非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才能对孩子进行“身教”。
有一些关系户同学在留言中提到,自己很幸运:父母虽然没受过太多教育,但是非常明理,他们无比支持孩子学习上进,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好的三观和格局才是成为好父母的必要条件。
4.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
孩子入学之后,尽量配合老师的要求,不增加无谓的损耗。
学校要管理的是一大群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不能理解老师做事的出发点,但其实随大流往往就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学校这个群体中,孩子不会得到特殊的照顾,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5. 不当神童也不为别人家的神童而焦虑
事实上,父母越弱的家庭,对培养孩子越有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期待。
真正教育资源好的大城市,没有哪个天资很好的孩子会这样积极地供人围观。
第一是优秀的孩子太多,太容易被打脸;第二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忙着做正事,没这么多闲工夫。
理智的人不会沉溺于奇技淫巧带来的幻觉。
当你看见有人在培养神童,记得这么几个字:
不听
不信
不转账
不付款
超常儿童确实有,但憋着培养神童的父母,往往自己就是神棍。
几年之后,神童培养计划往往就难以为继了。
你再问这些家长,他们就会强调:“这么多年,他比同龄人快乐得多。”这种话就是给自己找台阶下了。
我把《狮王争霸》里黄飞鸿的一句台词拿出来,觉得非常切题:
“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那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
报道“神童”的许多媒体工作者,本身自己没有孩子,他们对一个孩子优秀与否本来就拿不太准。
有的记者自己就是“神童制造”里的一个合谋者,至少也是一个“井底之蛙”。
其实比较一下金融大鳄罗杰斯的两个女儿说中文的视频,你就会发现神童制造这件事的荒诞,夫妻两人辞职,憋着一股狠劲让孩子学英语,也就是达到了背课文的“流利”水平。
金融大鳄在新加坡找了一个汉语家教,把两个孩子教出了一嘴广播电台水平的普通话。
要相信职业人士、相信专家,给孩子尽量挑选一个好学校、一群好同学、有余力学一门艺术、一样运动,剩下的日子里,快快乐乐地执行这个计划,已经足够。
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然后做减法,这是爱。
使劲往上加的不是爱,是大人的野心。
添加到知识账本
划重点
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家长完成的更重要的事情:
| 关注自己的进步
任何时候,“自己”都要在第一位。一个家长如果为人上进,对学习有兴趣,孩子一定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 引导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孩子对学习这件事的理解是否狭隘,在课内知识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在脱离学校之后是否仍然愿意学习,探索这个世界是否让他觉得快乐、有意义,这些关乎孩子终身的大事,才是家庭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
| 相关阅读
《英雄攻略:人到中年,真的要认真培养子女了么》
《打孩子,你会变成最没本事的父母》
《独立攻略:与父母如何妥协,又如何斗争?》
关系户
89809成员 680人今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