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人们读懂世界的窗口,也是人们寄托幻想的神秘空间。当我们沉溺于某个导演编织的幻想空间中,就表明他已经成功将他对世界的看法传达给了观众,他的电影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作为一名导演,不仅要学会如何拍摄片子、对外界事物有着敏锐的直觉,还需要有足够的的只是储备量,首要便是了解电影的发展史。在王心语撰写的书籍《影视导演基础》就将这一点说的很清楚。
电影的发明是前人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实验探索所得。最初是英国的彼得··马克罗格发现“视觉暂留”原理,也就是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不到一秒时间的现象。“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之后电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894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成了“活动电影视镜”:是一个木头箱子,每次只能供一个人观看50英寸胶片。1895年,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创造出一种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影像清晰,可供很多人观看。同年,卢米埃尔兄弟执导电影《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是世界上第一部电影。这一年的12月28日被认为是电影发明日,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开始。作为开启电影时代的导演,卢米埃尔兄弟早期的电影大部分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这为电影艺术的发展确立了·写实主义的传统。写实主义传统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运用纪实和纪录的电影手法和技巧,追求生活的真实性、质朴、淳厚,给观众以贴近生活的逼真感见长。不同于写实主义的拍摄电影手法,爱迪生早期拍摄的电影内容主要侧重于歌舞表演等,并为拍摄这类场面搭建了摄影棚,把导演请到摄影棚中拍摄,后来这种拍摄方法成为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技术主义的代表,这种拍摄手法也被称作为技术主义的传统。技术主义传统重视技术上的精神完整,高成本、大制作、包装华丽,侧重娱乐性和观赏性,让观众陶醉在梦幻的生活中。这两种电影传统直到现在仍在影响和左右着电影艺术的道路和发展。
初期时期的电影形式简单,没有声音、色彩,只有黑白两色和影像动作组合,被称之为“默片”世界上第一部从影片中发出声音的电影是1927年放映的《爵士歌手》,有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完成,作为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有人会产生抵触情绪。当时有名望的电影艺术家卓别林早期也公开表示抵制对白片,他在自己的影片当中拒不开口说话。后来,他在《大独裁者》中终于开口说话,造型上也放弃了滑稽的装扮。可见,声音在电影当中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在声音出现后,人们开始尝试给电影添加色彩,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被发明,拍摄了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场》,使得电影艺术道路前进了一大步,彩色电影时代由此开始。电影的发明,从纪录现实生活到描绘现实生活,从一个理论出发到制作出摄影机纪录生活片段,从黑白默片发展到彩色影片,打破了人们对固有电影的认知,同时推动了世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