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丁丁开始融入晚间活动潮,主要是白天没啥伙伴,于是也跟着晚间吃完饭出来找伙伴了。记得蓝鹊说过动物出门是为了生存,咱这高级动物不也是有这需求吗?
精神的愉悦也是生存的需求,爸爸在,爸爸带。爸爸的社交能力与妈妈的真的是很不一样,啥人都能聊,有我以前的作风。现在的我,更多是观察,跟随,等待。因为领居们都在“忙”。
以前的养育和如今的,感叹一下,光是自己的部分也都不一样了。更加的真实以及适应环境,不介入。
丁丁的社交明显是更主动,他会带玩具吸引陌生孩子。会用他的大嗓门儿突然的进入他人的想象游戏中,例如:
一个女孩在滑梯上突然叫唤:快!关上所有的门!
丁跟随,看了地势,憨憨:这哪有门!
女孩:你把身体挡着就是门!
丁“听话”的把自己“挂”上去了[调皮]
…………………………
丁找不到合适的伙伴,一直在等待旧友(他以为人家叫“雨果”,后来认真的说叫“驴果”妈妈我表示无奈[流汗],心想:创意[悠闲])。迟迟不来,他叹口气说:咳!只有新的玩了……
一圈下来,“勾搭”俩,玩了一会儿的结论是不合适。人家弟弟们竟然喜欢“过家家”[尴尬],不是一个路子的。
丁不想妥协,最后拿着车在地上“摆地摊”,无奈这批娃娃只喜欢“过家家”、追逐、器械大运动”,最后,他总结:麻麻,我们的玩具太小了,他们看不见。要大的、鲜艳的,像昨晚那种大吊车。(哦!妈妈我终于后知后觉那吊车怎么说坏就坏了[悠闲],昨儿个刚买的呢)
……………………
啥时介入?
丁停顿时,向我邀请,我蹲下与他推车玩耍,推车声吸引了边上的弟弟、妹妹。真有摆摊吆喝的感脚了,咱“老板”四目观察,暗自偷笑,全揽大局,私下盘算着呢~妈妈充当着玩伴,又充当配合他“摆摊”的托儿[偷笑]
………………………………
娃娃的世界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总结:丁丁能生存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