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于币问biask.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文章是精神向的东西,精神向的东西往往都是无形的。每个不同领域的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精神诉求,文章是否有价值就体现在能不能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不同精神诉求。
一篇告诉大家生活中有哪一些被误传了很多年谣言的科普型文章,他的内容就在那里,不会产生变化,但他的价值也许会根据社会事件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比如某人因为相信传统谣言,使用了不科学的偏方治病而丢掉了性命,这篇文章被大量转发。当然这是非常极端的例子,同样的不那么极端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精神诉求因某一事件被放大至社会现象,相关文章的价值就会得以体现,在此之前,也许没人关注,也许分文不值。
另一种情况是,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文章。比如企业战略安排建议,企业根据这篇文章上的论述方法进行改革,获得了卓越的业绩,那这篇文章毫无疑问是值钱的,并且价格能被量化。又如各种科学类型的论文,在某些意义上创造了新的思路,他们都是值钱的,甚至是无价的。
这两个例子,前者是通过某一事件让群众目光聚焦,是注意力经济,是流量带来的赋能。后者是学术领域上,商业领域上具有价值的文章,实际上他的价值不是文章本身,文章只是具有价值的思维的一种记录形式。也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这些专业性极强的文章对他们一文不值,正因为这样,他的价值才显得格外高昂,这跟第一个例子是完全相反的。
反观具有通证激励大环境中的文章,注意力不是因为社会事件而聚焦,而是资本往来;也几乎极少有文章能为企业和技术上的更新提供好的思路,但正因为加入了通证的玩法,让他们一篇篇都显得突然“值钱”起来。这样的“值钱”是消费品,一篇文章赚到了钱,进了作者的口袋,他除了自己吃喝玩乐留不下任何东西,就像这篇文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