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招生都爆满,指标太少,报名人数太多,毕竟免费拿学历,政府出钱,大学出力,农民受益,划算。偏偏今年境况大不一样,报名日期行将截止,仅报了俩,离计划数45相距太远。
原来,今年计划数上头已分至具体的乡镇具体某村,是按每个行政村两名大学生的目标数来安排的。很多前些年积极报送学员的村,今年没指标。想报的没门,有计划的没人报。农工部文件下发多日,分管的各乡镇副职也知晓文件精神,但就是不见效果。
形势严峻,必须有好的应对。我和新村办的美女主任一商量,多管齐下,明责任,压担子,做有方向的努力。
一是将完成任务列入年度考核。
二是将三十余个村分配给电大办人员分别对接,直接与村支书联系,跟紧并及时反馈,直至任务完成,压实责任。
三是由农工部将每日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在群里。“人要脸,树要皮”,没完成任务总归不好看。
四是巧借力。由领导作一些强调,认识到这是政治任务。
措施之下,效果立竿见影。今天统计,已报15人。凡事做有方向的努力,都会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