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人世也好,六道也好,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恩恩怨怨。
那么最后,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讲,都是一场连梦幻都不是的空的、虚的东西。
而人类,就是要在这虚和空里找出意义和价值。
——《不被大风吹倒》
01
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你的体验感就是意义。
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很多事情不需要有意义,吃喝玩乐不等于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等于意义非凡。
当你焦虑内耗时,请一定记得,人生只是各种体验的叠加,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去做那些看似无意义的事。
比如发呆、看日出、数星星,你的体验就是最大的意义。
人生并不是一定要去做大家世俗认为有意义的事,意义是自己赐予的。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只要当下你是享受的,那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如果宇宙是一首诗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组成这首诗的一个个文字。
我们繁衍不息,彼此相爱,然后我们这一个个字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句子。
这首诗就能一直写下去,当这首诗写得足够长,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这首宇宙之诗里,读懂我们存在的意义。
02
宇宙浩瀚,即便是痛苦,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幸运体验。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
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只是经验而已。
有幸为人,体验就是人生的意义。
痛苦的时候不要抱怨不要逃避,而要安慰自己,人生百味都值得体验。
一路顺遂的人生往往也会助长欲望滋生 带来更多烦恼,所以无论经历什么,内心的自洽、平静才是最重要的。
余秀华有一首诗说:
要一个黄昏,满是风,和正在落下的夕阳。
如果麦子刚好熟了,炊烟恰恰升起。
那只白鸽贴着水面飞过,栖息于一棵芦苇。
而芦苇正好准备了一首曲子。如此,足够我爱这破碎泥泞的人间。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尽情享受,尽情经历,尽情热爱,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看看喜欢的书籍,人生是多么渺小,没什么大不了的。
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
03
活着,就是要在这虚和空里找出意义和价值。
关于人生的意义,加缪看到的是重复,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像吴刚伐桂,所以他写了《西西弗神话》。
卡夫卡看到的是异变,像人变甲虫,像地鼠,像看不见长城的全貌,像永远走不到的城堡,所以他写《城堡》还有《变形记》。
托尔斯泰看到的是虚无,所以他遍尝所有苦难和荣光还要在八十多岁的雪夜出走流浪,死在破旧的小火车站里。
曹雪芹看到的是流散,所以他十年辛苦不觉寻常,然而飞鸟各投林,一片白茫茫。
我清楚我比不上这些大师的千分之一,所以很长时间里,在重复、异变、虚无、流散这些之外我看到的人生意义,都不敢相信。
坡翁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是啊,对于宇宙,我们太渺小;对于时间,我们太短暂。
王小波去世多年后,李银河在悼念他的信里写,自己一直在追问生命的意义,答案竟然是没有意义。
从宏观上看,我们不可能有意义,但从微观方面讲,我们可以自赋意义。
后来又读到木心的话,豁然开朗。他说:好在人生无意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赋意义。
是的,正如布鲁姆在《逃避自由》中写的:希望听到别人告知的人生意义,其实是在逃避自由。
我们应该自赋意义。
这就是萨特书写的自为的存在,即存在先于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既定的,不是说先给你规定了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你按照这个规定的模式去成为这样的人。
你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取决于你自己的主观选择,人的各种规定性是人自身去创造而来的。
这就是自为的存在。
我们终究要进行选择,选择走哪一条道路,选择成为怎样的人,如何自我超越。
正是在这样的自我塑造过程中,才创造出人的规定性。
生命向来不会给出答案,但是对于人生来说,生命便是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