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刚读完一本我个人觉得读起来非常累的作品,项飙的《跨越边界的社区》,这本书出版于2000年,按分类应属于社会学或者人类学作品,被誉为“人类学最佳中文著作之一”的经典。接触到作者是通过《十三邀》,不得不说最近看《十三邀》知道了很多从来不知道的学者。
作者自称不完全按学术的方式来写这本书,不过他毕竟是北大社会学系毕业,写这本书时作者还在北大读硕士,本书是他的研究生论文。作者现为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者。
书中其实很多内容并不难读,只是有些概念类的读起来就会比较复杂费解,我中途其实好几次想放弃,准备去看另一本通俗易懂的小说《边水往事》,最近改编的电视剧刚热播完,我想先看小说。
每当想放弃时,脑海里总是蹦出曾国藩说的“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看,即便有时走马观花般往下翻着页数。
曾国藩的要求实际上是一本书没认真读完,理解其真正内涵,就不要开始读下一本,否则尽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我觉得我只能勉强做到看完再翻下一本,至于理解其中内涵我觉得还相差甚远。实际上有时我一本书看一半实在不想看还是会换另一本,不想让自己头痛。
这本书其实很多内容读起来就像在看非虚构作品,但作者毕竟是社会学系的人类学家,他所做的事简单说是用关系来解释浙江村,或者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什么的。他创造使用了“系”这个词,简言之,“系”是以某一行动者为中心的多种关系的组合,或者可以叫作“关系丛”。系不单是关系,包含着关系的含义。总之我个人觉得解释起来还挺复杂的,咱们就当是关系的集合就行。
他自己在后记中提到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我写这本书,目的并不是要发展独立学术系统中的某一概念,而只是想提醒大家要对自己的实践方式进行反思。是我意识到,人们把“总体判断”作为行动的前提,是有危险的,因为所谓对社会的“总体认识”可能是虚假的。这才有了我从“支配的知识”到“理解的知识”的转变。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发现并试图解决真实的问题所在,这是我的出发点。
后记这段话实际上看得我就蛮头晕的,只能自叹脑子不够用,看到有些人说这本书读起来非常顺畅,不禁心生佩服,甚至嫉妒。
书中有一节《帮派组织》让人觉得非常惊险,作者跟着一群吸毒的小伙子,看的过程生怕作者要被他们要挟或者伤害。
除了作为学术的经典之外,我觉得这本书更能看出温州人的“生意经”,做生意其实还真是门学问,书中不少内容倒是蛮适合做生意或者想做生意的人看。我们可以看到在改开刚开始,温州人就开始全国各地寻找赚钱机会,在90年代,很多人已经动辄几百万、几十万的大手笔投资,当我看到有些年轻人在九几年已经年开销7、8万,一瞬泪目,近30年过去,物价飞升早不知道多少倍,很多人一年都开销都还不敌别人。
另外我发现温州人整体是团结的,团结之内,又细分到市内的县城甚至乡镇,书中提到最多的乐清和永嘉两县。一般都是一个人做起来,带动着亲朋好友一起上阵,最后在北京发展成极具规模的“浙江村”,虽说经历过拆出,赶出,他们最终又重新回来,发展出新空间。而且温州人在那一代大部分没有什么安土重迁的传统思维,为了寻找生意机会,不但全国跑甚至全世界奔走,生意思维像是刻在基因里。
自古传统的历史叙事主要是精英和英雄史观,平民史观近来才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如历史学家王笛,他的代表作《碌碌有为》便是关注的普通人的生活,聚焦微历史,以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一个个普通人和家庭的故事,逐步延伸至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书的作者项飙其实也是如此,更多以微观的一个个人来描述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小人物的聚合其实影响着社会和文化,他自己也通过6年的切身融入来记录着发展和变化,他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他在最后的“致谢”中写到:借用我本科论文“致谢”中的一句话,他们是社会发展的真正推动者,我只是实践者的再蹩脚、无能不过的秘书。怎么把这个秘书当得少蹩脚一点,是我终生的任务。
当然,本书的内容是丰富细节的,又是有一些创造性的学术写作范例,非我短短一文所能概括,我只是想说,这本书要是能早点看到该多好呀,倒不是说一定能造成什么影响,而是觉得能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宽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