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产品的三个关键词
如果你打算在产品经理这条路上走下去,打算研发出一款脍炙人口的产品,务必关注三个关键性要素:刚需、痛点和高频。
换言之,你的产品需要符合人性最根本的需求,能抓住用户痛点,并拥有较高频次的使用场景。
对于用户而言,相比你能否改变世界,他们更关心的是你的产品能否解决他们的痛点、改变他们的生活。在任何时候,如果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用户必然不会选择你的产品。
“小白”思考法
我们平时所说的“小白”,就是我们的主力用户,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
360公司内部有一个口号叫“像白痴一样去思考,像专家一样去行动”,万不可反过来,变成“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像白痴一样去行动”。
所有的选择都来自用户,而不是通过教育用户让用户接受我们的产品,这是每个产品经理都应该清楚的道理。
没有用户体验,就没有商业价值
我一直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产品经理一定要以用户体验为第一原则。
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放到用户的角度上,先做用户再做客户。如果一个产品不考虑用户体验,最终一定会失去用户。
只有超预期,才叫用户体验。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今天的很多消费者并不理智,他们更多地在意感性的层面。他们选择或抛弃一个产品,往往不是基于对产品本质的了解,更不是基于技术的优劣,而是基于产品点滴细节中的用户体验。
很多产品经理身上存在着4种错误假设:
- 假设用户一定会很喜欢某个功能,但这很有可能是伪需求。
- 假设用户一定会理解这个功能的使用方法,而事实上很多功能都隐藏得很深,普通用户根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找到。
- 假设用户在使用这个功能时,能够完整地体验整个流程。这一点错得最离谱,对于绝大多数产品而言,很少有用户能够顺畅地进行整个产品体验。
- 假设用户在使用产品后能够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我的智能硬件产品观
和软件相比,硬件的探索之路显然更加坎坷,智能硬件更是难上加难。智能硬件虽然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有诸多结合,但市场上的很多智能硬件产品都过于强调互联网化服务,而背离了智能硬件的本质。
根据用户的需要,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自动完成某件任务,这是智能硬件需要做到的。如果只是能够联网,只是有个App,都不叫智能硬件。
受技术限制,当前的智能硬件的用户交互体验也不十分完美,反应较慢,用户经常需要耐心等待人工智能的回应,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地与人工智能交流,会磨蚀用户的耐心,这明显违背了人性。
世上没有全才,一个企业更不可能成为方方面面的专家,这涉及消费者的心智,也就是著名的“定位理论”。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而是你对预期用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用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确保产品在预期用户的头脑中占据真正有价值的地位。
产品经理成长之路
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必须关注的两大关键点,然而这只是第一步。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产品经理确实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你能做的,只有竭尽所能、精益求精。
追求极致是产品经理的题中之义,但极致绝非完美,很多人将这两个词弄混了。完美对应的自然是无瑕,但毫无缺点的产品理论上并不存在。别怕产品有缺点,就怕产品没亮点。一招鲜吃遍天,产品亮点带来的自然是用户超出预期的体验感,这样的产品才是我眼中的极致产品。
优秀的创业者,大多是优秀的产品经理
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就有机会在一个创业公司成为一名灵魂人物,同时具备创业的可能性。如果你能够做出一款几千万人都喜欢的产品,进而影响几千万人的生活和工作,这比挣几千万元的价值还要大。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迪·格鲁夫先生在《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有这样的论断:“世界既延伸又拉近,既垂直又水平,既协力又竞争。而时间,不保证任何企业或个人的成就。上一个小时造就你的因素,下一个小时就颠覆你。无论企业,或是个人,都必须掌握这个节奏,否则,就接受灭顶。”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think different,意思是无论你做什么产品,一定要找到一两个别人没有想过的创新点。
创新可以分成三种形式:用户体验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的创新。
我所理解的商业模式,至少包含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以及收入模式4个方面。简单说来,就是你研发了何种产品,这个产品能够给哪些用户创造哪些价值,如何让用户认识了解这个产品,以及该产品如何盈利。
和美国相比,虽然中国在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上都出现了很多创新,但在核心技术和产品本质的创新上,美国的优势更为显著。
“独角兽”一词源于美国硅谷,指的是在新一轮融资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独角兽”之所以被称为“独角兽”,就是因为其稀有、与众不同。最初它是用来形容一些做出改革性创新并由此取得高估值的企业,重在创新,估值只是一个结果。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美国人并不太提倡“独角兽”的概念。
创业者的“道”
只有战术没有战略,往往成不了大气候。项羽赢了刘邦无数场,战术上的优势无可比拟,却在战略上一败涂地,最后输了一场便只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此为明证,亦是警钟。
人是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
- 不能以发财为目标,要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主义情怀
- 财散人聚,用激励机制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 解决新老交替问题,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
成功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真正能够总结的是一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曾经犯过多少错误。历史不能重复,错误说得再多也是为了复盘。
奉劝大家两句话:第一句是“创业不要只盯对手,一定要盯住用户需求”;第二句是“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第一大法宝:选择高频爆品法则。我们做什么样的产品?我所选择的产品客户会不会高频次使用?对于客户来讲,这个产品是不是刚需?要想创业成功,就不能做客户伪需求的产品。
第二大法宝:打造爆品外观和App。我们开发一个App或者设计新款产品外观的时候,会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研究自己的产品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研究友商的产品上,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大法宝:把自己切换到“小白”模式。我们以前研发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的。在没有了解用户需求的情况下,研发出来的产品大多数是伪需求产品。所以,我们应该把旧有的观念清零,多做市场调查,多问非信息技术人员,他们是否需要我的产品,那些花哨的功能是不是他们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