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581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看到这句话,你是不是立马就想到了那期著名的电视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
没想到这期节目距离现在已经长达10年了。
当记者问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们:“你幸福吗?”
各种答案都有。
比如,幸福就是健健康康,幸福就是快快乐乐,幸福就是家人团圆,幸福就是回家过年,幸福就是这个时代,幸福就是多多赚钱……
还有,这个回答不清楚,“I'm sorry”,你嘛意思……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个答案“我姓曾”。
看起来,前面的答案很简单,后面的答案有一些答非所问。
但是,无论是什么答案,却都又是正常的一种回答方式。
在《思考,快与慢》里,心理学家卡尼曼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选择回答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并用此答案来替代那个较难问题的答案。
较难的问题就是别人问我们的“目标问题”。
简单的问题就是我们绕开“目标问题”而去回答的“启发式问题”。
比如,以下这些就是“目标问题”:
你愿意为拯救濒危物种捐多少钱?
你这些天对生活满意吗?
欺骗老人的理财顾问应受到何种惩罚?
这都属于猛地一下容易被问住的问题,如果面对采访的镜头,可能还会犹豫。
因为,在思考这些问题答案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的可能是这些“启发性问题”:
想到垂死的海豚时,我有多难受?
我现在的心情如何?
想到金融骗子,我会有多生气?
这其实都是我们系统1(快思考)的一种暴力解题行为,而这种行为为什么会被系统2(慢思考)所容忍呢?
因为系统2常常遵循最省力的原则,毕竟大脑是一种高耗能的“机器”,总是想偷点儿懒,省点儿力,对于这种不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懒得思考,直接就默认了系统1的答案。
比如,《王顾左右而言他》里面的齐宣王在回答了孟子的前两个问题之后,可能就面临着脑子不够用的程度,然后拒绝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了(哈哈,孟子这穿越到现代,肯定是一个很犀利的记者)。
而关于“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德国的学生做了一项不太一样的调查——多问了一个问题。
他们问第一组年轻人两个问题:
你最近觉得幸福吗?
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
不知道如果你是被问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答案?
这些受试者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即是否觉得幸福和约会次数,竟然几乎毫不关联,超出了调查者的设想。
然而,当把两个问题交换了一下顺序之后:
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
你最近觉得幸福吗?
又问了第二组年轻人,得到的两个问题的答案出现了较大的相关性,即上个月约会次数多的人感觉更幸福。
但是,其实幸福包含着很多种因素,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挠破头,至今也没有什么唯一的答案,也不仅仅只是和约会相关。
大家在回答第一组问题的时候,会想到幸福的各个方面,而在回答第二组问题的时候,因为先有了较为简单的“约会次数”这个问题做铺垫,直接就有了更直接的答案,不用多想了。
这就是“替代”作用,神不知鬼不觉地就给了我们一个台阶,让我们很轻松地走了下来,也深信自己完成了相应的任务。
更直观的例子,来自于以下这张图片所问的问题:右边的人是不是比左边的人更高大?
图片来源:《思考,快与慢》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我的答案就是右边的人更高大。
但是,实际用手指什么的比一比,就会发现其实他们都一样大。
这也是一种启发法替代了我们的真实目标。
虽然我现在知道了答案,但是依然觉得右侧的人更高大。
这跟我们平常在街道上看见的立体画一样,哪怕我们那是个假的“陷阱”,我们还是会自觉地绕开它。
所以,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我们普通人的直觉,往往是不靠谱的。
歌曲里唱的"心会跟爱一起走,说好不分手“,也只是能代表那一时的感觉,并不代表更理性、更长久、更现实的所谓永远。
最后,送大家一句关于幸福的语句:
什么呀,那个一定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青鸟啊。我们到了很远的地方去寻找,却没发现它就一直在这里呆着。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
另外,很好奇,如果现在再组织一场“你幸福吗?”的街头采访节目,会有什么样答案呢?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卡尼曼. 思考,快与慢.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