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婚姻就像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这句话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对钱的唯一印象了。可是,虽然钱这么说,他却从来只愿入城,不想出城。
这大概是我看完《我们仨》后的第一印象了。
《我们仨》当年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现在依然时时有人会拿起书意欲一窥名人的家庭生活。每当听到有人谈起这本书,都会提到“浪漫、感动、心酸、遗憾、羡慕、敬佩”等形容词,读完之后的确会生出这些感受来,整本书都会弥漫着这样的气息。
杨绛先生在此书中的用词、用语都比较平实、生活气息浓厚,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堂吉诃德”里的特色文法,读起来非常轻松,可以当做周末的休闲读物,也可以是通勤路上的消遣;可以是晨间的提神放松,也可以是睡前的入梦之伴。
杨绛先生一家三口的知名度自不必说,但是一家三口究竟在怎样的环境里运转着,一家三口的关系究竟如何,外人肯定是不得而知的了,而书中的内容给了读者一探名人、名作家的生活究竟的机会。
可能令读者会感到意外的是:
一、结构出奇,全书分三篇,可是第一篇就2页文字,我以为我看了一本假书,反复翻看后才敢确认,既然如此,那我也就只给这部分两行评述了;
二、第二部分的古驿道故事,亦幻亦真、如梦如实、梦实交错,读者时不时也会恍惚,哪个故事是做梦,哪个故事是现实,有时候两者互为现实与梦。
这第二部分是全书最让人心痛的了,一位白发老人,记忆有所减退、颤颤巍巍,跑了老远的路,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望另一个老人,体弱多病。杨绛先生营造了一个虚幻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所有人都是飘忽的,杨绛先生也仿佛随时可能跌倒,也仿佛随时就可以转场到另一个物理场景所在。
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虚幻之境,就是在这样一个梦与现实交织的气氛里,我们慢慢的接受了一个生龙活虎、热情洋溢、乐观豁达的60来岁的女儿,逐渐远离。圆圆的离去,也如梦如纱般缥缈:突然到来古驿道看完父母,一回到客栈,客栈门就关,一离开古驿道,古驿道也就到点关门,还有那停留在大门口的小汽车,在车前等待的女婿,车启动后的圆圆的挥手……
轻描淡写之中,我们接受了圆圆的离去。但我们依然感受到了强大的无力的痛,浓浓的弥漫在字里行间里,对于两位白发老人,心中的痛可是千百倍了,犹如杨绛先生所写的,她的心仿佛掉在了地上,看上去还是鲜红的,于是她把心捡起来然后装回身体里,仿佛不曾离开。看到这里,再坚强固执的心也要被彻底软化,喉咙哽住,鼻子堵塞、眼眶湿润,呼吸也变得有些困难……
这“古驿道”之路,给了我们太大的震撼,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的父母情,到了极致的明白、豁达,“让她回去吧”,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第三部分的故事,就显得轻松了许多,也是全书用字最多的部分,可是这样的篇幅对于一家人60年的叙述,却也算是小的了。不过还好,在这样的“短篇幅”里,我们不会觉得太跳跃,这大概也就是大家的功底了。
在这60年的故事里,读者看到的钱钟书,不是一个伟大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生活入尘埃的大活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而作为丈夫,钱对妻子是那么的关爱,为杨绛先生做饭、煲汤,伺候月子;作为父亲,钱宽严并济,对圆圆犹如兄弟,可是当圆圆犯了错误,定会立即严厉指责,爱而不溺。
圆圆强大的基因,似乎也早就了她性格上的坚忍、成熟,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性格,也让她有了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在医院里依然坚强的忍痛给父母写信,去劝慰父母,开导老人。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的夫妻相处之道,着墨不多,可是细细品来,其实这道理却也都流淌在那些生活化的细节和场景了,是体谅吗,不仅是;是包容吗,也不完全是。他们也会吵架,也会意见不合,可是他们有一个原则:不折腾,不瞎折腾。对生活不折腾,对感情更不折腾,两位大家渴望的东西和平常人没有区别,很简单:相爱与相谐。
老两口的感情,实在过于令人羡慕,在旧时代因自由恋爱而结合,在动荡的年代因相爱而相互贴近,在晚年也因爱而充满生气,没有抱怨,相持相扶到老,没有遗憾。
整本书读下来,没有看到几个“爱”字,但是那些生活的细节,那些梦境现实的交织,却已经把爱融化到了“我们仨”里。
最后的附录部分,是一家三口的书信记录,最后的最后是圆圆在病床上写给父母的信,字迹已经凌乱,可是那信封上可爱的图画,如何能令人想到那是一位60岁的老人的信,这大概也就是最终极的父母子女之情了:无论我多老,我依然可以在你们那里放肆的撒娇。这句话,换做夫妻之间,也应该是一样的动人吧。
杨绛先生16年往生了,享年105岁,在“我们仨”里独自走过了18年:圆圆和钱钟书相继于1998年离世。在独自走过的岁月里,杨绛先生依然用文字建筑。
这一家人,筑起了自己绝不走出去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