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很喜欢tal的课的,积极向上,最近这段时间过的太浑浑噩噩的了,每天都没有什么进步,天天吃饭睡觉打豆豆,是不是太平凡了些了,是不是该有些改变了,学习总是没错的吧!
到目前为止,一共看了三个大主题的课,分别是多面共存思维,高管教练术和和领导力的培养,对于课程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受益匪浅。
第一个大主题主要讲的是多面共存思维,他的概念是同时考虑两种以上相反的,对立的想法,画面或者概念,推荐了两本书,一本书《基业长青》管理学的著名书籍,另一本是《teaching and leading》,不知到后面还有没有机会看,想看的书太多了,而自己的自控力越来越差了。个人出现导致历史事件的发生,还是历史事件发生时碰巧有这么一个人,这是一个疑问,不可能有答案的疑问。接下来列举了一个实验,3组12岁的小孩,和课堂一样。一组是专制组,一组是放任组,最后一组是民主组,专制和民主都可以做到高的学习效率但是,专制组一旦领导不在,学习效率记忆会变得很低,放任组表现是最差的,但是民主一定是好的吗?如果给了太多的民主,大多数人都同意的事情就是正确的吗?这个和我所学到的知识有些出入,正常情况下一群人都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这样的民主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民主,后面应该会讲到吧!
民主和专制,教条和变通,都是权变理论(领导力不仅只有一种,往往以相反的方式,然后整合改变)的一个个细节,什么时候该民主,什么时候该变通,就像面对学生请假时,就是变通的时候,而在强调安全性的时候就应该教条,教育孩子同理,尊敬长辈,有教养这是底线,品德是底线,而像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这些东西尽人事,听天命。
我们都是相对主义者,都认为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正误之分,这是对的吗?并不是,比如底线就是底线,越界就是危险的,后面举的例子,两个问题q1有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好吗?q2支持性别平等的文化在道德上优于压制女性的文化吗?这两个问题,如果把问题的顺序改变,得到的答案会完完全全不一样,这是相对主义的弊端,所以在相对主义的眼中,是没有真理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并没有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准则或者道理 ,真理是相对的,或者根本没有真理。
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忆很深刻:“如果我们将真理视作从高高在上权威种获取的,教室会变成一个小型的独裁政权,如果我们将真理视作由人心血来潮编造的虚构故事,教室会变得一片混沌,如果我们将真理视作一个复杂相互提问的过程,教室会变成一个足智多谋,相互依存的团体”。
第二部分是关于高管教练术,分了两个小节进行讲述,第一小节tal邀约了一个资深人士,讲了高管教练术的起源,应用,以及训练步骤,听的晕乎乎的,也没有得到什么信息,第二部分讲了基于积极心理的进行领导力培养的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是无条件的自我敬重,第二部分是欣赏式的探寻,而这两个模型有利于领导力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改善,亲子关系和自我发展。
无条件接纳,这个是我应该经常犯的错误,可能同样的错误不同的人犯,我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以及处理办法,对事不对人,这点让我的尺度不一,去质疑意见,而不是挑战个人,将焦点放在行为而不是人上将“人”和“行为”分开,像马林斯那样,我爱你,但是以你的聪明才智,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欣赏式探寻,探寻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用这些美好的瞬间来开创更好的未来,借鉴过去的经历,基于过去的现实,可以再造一个经历,就如过去成功的经历可以借鉴去再造一个成功一样。最近最幸福的经历应该就是六日带着娃去吃kfc吧,多么平凡,恬静又幸福的时刻,给人温暖与力量。
这两种模型都基于3个基础:
1.在任何的社会,组织总有一些美好的事情,每一个人,每一个地点,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我们所关注的,所探寻的,所欣赏的都能够成为现实,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3.我们所提的问题是可以影响我们的现实的,我们所问的问题会指引方向。
关于第三点,是关注点的问题,孩子犯错,淘气,做一些不正确的事情,如果问题变为纠正孩子行为,让他们控制自己的行动,是比较难的事情,如过问题变为如何让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且是双方都认可的正确的事情,这样会不会更好,现在我面临的问难题是大课间学生散乱,如何让学生做得更好。跑操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没有向学生演示他们如何去正确的去做,用8年级练习一下,然后再演示,让他们自己正确是什么,后期的监督和反馈也很重要。
第三部分是关于领导力的培养,如果你不将每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实践,你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你知道什么,你又做了什么,这才是一个合格领导者应该去做的。
最后结尾部分:“一个领导者应该不切实际的对一切满怀积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