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找钥匙的思考习惯,”找出作者文章的思考逻辑这个“问题的答案,光是盯着问题本身是找不到答案的,需要去其他地方找钥匙。
找出每段文字想要这么表达的目的,或是,思考假使在这个位置,没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前后会有什么样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在文章的这个位置等待着我,为的是与我的目光相遇。
我尝试理出一个文章的思考脉络,尝试过两个方法:
- 细分问题,找问题最出现早出现的时刻。
- 作者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做么写?
下面是这两个方法的实践过程。
细分,找最初时刻
将问题细分成若干部分,找到每一部分最早出现的时刻。
关键字“问题最早出现的时刻”——来自《硅谷程序员进阶之路》
所谓生长是指还原到每个问题最早出现的时刻,用我们符合逻辑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一步一步的逼近最终的答案。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
关键字“分成若干份”来自——笛卡尔《谈谈方法》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用来“分成若干份”和“问题最早出现的时刻”的思路,就可以解决看穿文章逻辑过程。在《我们重新认识了”执行力“》这篇文章中主要讲了执行力这个问题。
应该跳出执行力这个问题,而更应该思考“如何把执行力这个概念讲述清楚?”这个问题。
细分若干部分
从文字中可以看出,把“执行力”这个概念讲述清楚,这个问题被细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
- 现象描述(不同的人,有人这样,有人那样。同一个人,有时这样,有时那样。)
- 表面上的原因(不会做,不知做什么,没坚持做,就是不做。)
- 本质上的原因(对于三层大脑的三段认知历史)
- 基于本质原因的解决方法
- 常见的认知偏差
最早出现的时刻
理智、情绪、直觉相对立
为什么苏格拉底会得出“灵魂是有三个组成部分”这样的思考结果?他看到了什么?经过了什么样的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理智、情绪、直觉对应三个英文单词:
reason emotion and intuition
在知乎中看到“灵魂是驭车人和黑马白马”的比喻出自《法律篇》
人类头脑中有一位理性的御车人,必须驾驭一匹桀骜不驯的马,只有用马鞭抽它,用马刺刺它才能使它就范。”这句话实际上就已经蕴含了人类知觉中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灵魂分作三部分,此说意在揭示在高尚的生活中,理智主宰灵魂的全部,而灵魂每一部分都可在各自范围内发挥各自的作用。
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
灵魂的马车比喻的由来 - 简书
先入为主的道德评判
先入为主即首因相应(Primacy Effect)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S. Luchins提出:
This is the tendency for the first items presented in a series to be remembered better or more easily, or for them to be more influential than those presented later in the series.
来自:Primacy Effect definition | Psychology Glossary | alleydog.com
Serial-position effect is the tendency of a person to recall the first and last items in a series best, and the middle items worst.
来自:Wiki:Serial position effect
理性和感性是对立的这个观点是人们愿意相信的,也符合人们的感受。
学会了只是起点
用知识做出产品,让脑中的虚拟的概念,具化成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东西,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都是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看似的矛盾的现象出现之后,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然后告诉你做了不是终点,你按照计划执行了学习的计划,还需要将学习到知识内化成情绪、应激反应,最后需要用这些知识做生产。
作者可能是这样想
想象读者心中可能看到的世界:有些人执行力很强,执行力很重要。
给出一个对实践有指导的定义:面对任务时,执行力的定义。
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现象: 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做,不擅长制定计划。
现象:坚持做没必要的事情。
这个原因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如何演化出来的。
在心智发展初期,制定计划的工作被别人做了。
工作时,无法制定可行的计划,让自己变得非常慌张。
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先认清承认现实,然后再从小事做起
让你发现问题直接的方式,就是自己身上也有,并被描述成别人身上的问题,将别人是怎样被这些问题所愚弄的情景,描述成文字,让你看到。看到别人是这样,自己在内心的身处也发现自己也可能这样,才有可能触发改变的想法。
遇到问题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分析自己,承认现实,然后才会有后面的改变。人们对于大脑的看法,也是随着时间一点点发展到现在的模样的。
这样的描述:
”鳄鱼大脑“
”猴子大脑“
前脑额叶
显然没有这样的易于理解:
黑马
白马
骑手
引用
Primacy Effect definition | Psychology Glossary | alleyd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