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十几页的傅雷家书,主要内容是傅聪去波兰求学,傅雷和夫人给傅聪写的信。
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第一次离别肯定是记忆深刻的,养育十几年的子女终于要离开自己的怀抱,虽然每一个父母都知道迟早要面对,但那一天真的到来,内心还是有万般情感不知从何说起,子女第一次离开家,也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上中学算是第一次真正的离开家,父母依依不舍的情景现在还记得,尤其是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好像一去不返一样。
傅聪离开家去波兰求学后,傅雷和夫人的信紧跟着就到了波兰,一方面特别牵挂傅聪,一方面又害怕子女嫌自己唠叨,成长的过程中谁没有被父母唠叨过呢,大部分应该是用一句“好了,我知道了”搪塞过去,为人父母后就会深刻的体会到那些唠叨其实很珍贵。
在出国期间,傅雷夫妇一直教育傅聪,即使热恋期间也不能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此话颇有道理,假如因为恋爱耽误了对学问的追求,到头来恐怕是两手空空,当下社会更是如此,在此不否认爱情的真实,其实我一直坚定的相信爱情的存在,但爱情不是空中楼阁,也需要以前途和健康为基石。
在提及如何应对外语时,傅雷说由于自己有在国外生活学习的经验,学习外语必须天天应用,创造一个学习外语的环境,每天都要用外语和别人交流,这样才可以最快的适应环境,使外语不至于成为求学路上的拦路虎。很多人现在会考虑,既然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即时翻译的机器都出来了那现在还有必要学习英语吗?我认为有必要,学习外语首先重点在于,你处于学习的状态,这能使你保持大脑的活跃性,让你活的更年轻,始终保持学习的能力比学什么更重要,如果你学的够多思考够多,自然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这一点。
关于做人处事方面,在给恩德回信这件事上傅雷夫妇说,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的和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这点我深有感触,而且自己这方面做的非常欠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你要用行动正明你的心意,大事小事都要对别人有交代。
读到书信中的点点滴滴,虽还未及人父人母,已感知到父母的慈爱,对儿女的期望与爱护,感受父母对儿女的赤诚之爱也是给我自己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