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听了一场关于绘画欣赏的分享,主题是《欣赏绘画的正确表达方式》。分享老师吹上是一名油画硕士,参与过798和699的画展策划。
为什么要欣赏绘画?
训练视觉能力。绘画作品是静态的,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寻找、对比,练的是眼力劲。视频作品是动态的,一帧帧的画面快速切换“塞入”眼球,前一帧还未看清楚就已换下一帧。视频丰富了我们的视觉感官,但也让我们变得更“懒”,视觉能力退化,所以通过欣赏绘画作品可以训练我们的视觉能力。
表达情感观念。绘画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是作者情感和观念的表达。绘画是通过视觉,文学是通过语言。绘画可以通过点、线、面、明暗和色彩展现出语言无法表达的情绪和观念。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其实大部分是当下自己内心的投射。通过欣赏画作,我们可以读懂自己的内心。
了解历史脉络。欧洲绘画作品在文艺复兴的500年时间内,从画“像”到画“不像”,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是人性的解放,是创造力的井喷。通过欣赏画作,我们可以从另一个纬度了解历史。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看不懂”的名画的局该如何破?简单的方法就是“点、线、面、明暗”。
以欣赏《阿尔诺非尼夫妇》这幅名画为例,首先看点,点就是你在画中看到了那些具象的东西,比如一男一女一条狗、吊灯、镜子、窗台、拖鞋等,尽可能看到一些细节。其次看线,脱离具象的人和物,来看线条的摆布,竖线、横线、斜线、曲线以及长短、间距、位置,这些线条组合起来构成了那些面。再次看面,这幅画是整体是对称的,使得整幅画面稳定,但对称中又有变化,画面就灵动起来。最后看明暗关系,这个关系可以说是作者埋下的观画顺序的线索。人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对比强烈的亮的部分,然后是依次变暗,这就是观画的动线。当然,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是作者的匠心独运,能够看出来就可以更好深入的理解画作。比如,镜子里面不但有两位主人翁的背影还有作者自己的影像;女主脚下的一只狗既体现了身份尊贵又体现了婚姻的忠诚;吊灯上唯一的一根蜡烛体现了对主的忠诚;窗台上了一些水果体现了婚姻的甜蜜祝福等。
对于作品是否过度解读或者跟他人理解不同,不需要太过纠结。绘画作品创作完成后其实跟作者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对作品的解读都在观画者的内心。抱着宽容开放的心态,尊重他人的理解,毕竟一千个读者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看不懂一些名画,也不需要尴尬气馁。美好的东西都有一定的共性,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所以多欣赏名画,长期训练自己的感官,对名画的理解一定可以逐步提升。
如何参观画展?
一场画展通常有大量的绘画作品,浏览一遍下来基本什么都记不住。建议用80 /20法则,用20%的时间整体浏览一边,至少表明对所有创作者的尊重,然后选出三幅作品用80%的时间重点欣赏。三幅作品的选择依据是一幅你最喜欢的,一幅你最讨厌的,一幅你最困惑的。选好后就按照欣赏绘画作品的基本原则仔细耐心的观察,并不断的自我发问,为什么喜欢?为什么讨厌?有哪些困惑,问题越具体越细化越好,自问自答,越深入你越能与作品产生共鸣,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观念也能表达的越清晰,你对这次画展的印象也会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