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0-10-16中16坚持分享第458天
今天对一个疑难病例进行讨论,郑州大学的教授过来会诊,进行了40分钟的问诊,问的很详细,也让我见识到如何全面的收集资料。
女,10岁,以“反复回想、检查3个月,加重伴烦躁1个月”为主诉入院。
强迫表现:垃圾车从旁边过,总觉得垃圾车碰到自己,要停下来想七八分钟,回家要反复洗手,在教室坐,别人打喷嚏,怕唾沫粘在自己口罩上,啃指甲的同学摸了她的笔,嫌脏,直接将笔扔掉,姥姥做的面汤喝了两口,发现有小虫子,直接崩溃,不想活,打自己。
抑郁表现:情绪低落,爱哭,兴趣减退,睡眠不好,有自伤行为,有自杀的想法。
精神疾病表现:假性幻听,敏感多疑。
个人史:追求完美,述情能力强,偶有不自主抖动、叫声,祖母有洁癖,生活刻板,姑姑有精神疾病史。
综合分析:小女孩交流能力强,饶舌,一件事情反复讲几次,必须讲完,认认真真强迫,周围人还需要配合她的强迫,可以诊断儿童强迫症。高度关注抑郁情绪,既往有自伤、自伤行为,需密切关注。不太典型的精神疾病症状可以抑郁症解释。
深层心理分析:严重缺乏安全感,晚上不敢上厕所,怕黑,阳台的衣服让其恐怖害怕。心理治疗时可以给予强化暗示和相关家庭治疗。
感悟:这个孩子只有10岁,但是病情很复杂,当然有遗传的因素,家族史比较典型,家庭关系也很重要。孩子的爸爸妈妈关系不好,妈妈是控制型妈妈,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想吸引别人的关注。治疗期间,症状大大缓解,对待别人都很好,就对妈妈不好。妈妈认为孩子没啥事了,就是光针对她。今天通过会诊,让我们对这个女孩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样好,康复的过程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