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杂想:
“静”待,花会开么
“静待花开”这个词语在教育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老师用来表明自己育儿教书的心态,静待花开是接纳孩子不同的成长节奏,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这样“静”待,花会开么?
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为什么?
对于“静“字的理解很重要,如果理解成为”安安静静”、“静悄悄”,花能否盛开是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的;但是如果把“静”理解成为一种心态,一种家长、老师育人过程中的不焦躁、不急切的心态,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先静下来,这时静是淡定的心态。
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是无数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定下的拼尽全力也要实现的目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无数的小插曲:调皮的时候,无理取闹的时候,习惯不好的时候,态度不端正的时候,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青春期无人理解的时候……这时严厉的批评、粗暴的打骂、无休止的唠叨、空洞的说教,都是家长内心不淡定的表现,这种不淡定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与孩子内心隔阂越来越大,不但帮不了孩子度过困难期,反而容易把孩子推向深渊,适得其反。
这时,需要家长化“静”为“智”,这时静是高超的智慧。
具体表现可以是换位思考,尝试着去理解他们,在尊重他们想法做法的基础上先肯定,走近孩子的心,通过倾听、交流与陪伴,让孩子获得牢固的安全感,直到他们愿意主动诉说内心的不解、苦闷、压抑、困难,孩子身上的负面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释放,直到消失,正能量逐渐渗入,直到强大。这是一个需要家长长期坚持的过程,可能3个月,可能5个月,可能10个月,一直需要家长用淡定的心态与他们周旋,斗智斗勇,绝不能暴躁,用耐心包容孩子的缺点,用智慧逐一解决掉孩子存在的多个问题,在这个安全的平静的和谐的家庭氛围里,孩子的心也会逐渐沉淀下来,稳定下来,成熟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造成家长和孩子最大矛盾根源——学习的种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真正解决问题一定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家长与孩子也不是”剑拔弩张“的敌人、仇人。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问题丛生的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蜕变后进取的过程,结果也是好的,家长与其无作为的焦虑,不如做有作为的智者。
其次,学校教育中教师也要静下来,这时静是坚守不功利的教育初心。
我一直认为,努力把自己的学生成绩、学习能力提高,不算是功利,真正的功利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能力等的方法、路径;是让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收获甚微的低效教学内容、形式;是眼里只看到学生高中三年却忽略了培养有利于他们未来成人成才的各种需要……
如果你是一名语文老师,目前语文学科两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供你选择:一是高中三年大量时间带着学生投入到题海中,高考学生成绩不错;二是高中三年深入挖掘教材功能之余,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辐射性阅读与写作,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欣赏语文各种题材体裁美文的闲暇,穿插着进行适当适度的语文试题练习,高考学生成绩与前者不相上下甚至更好。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显然后者远远优于前者,尽管后者见效慢一些。
举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教师的初心不变,会给自己的学科教学带来更多有趣的教学内容,更多保障学生长足发展的内需力,教与学的过程也可以是朱自清笔下描写优美荷塘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课堂是灵动的,活泼的,民主的,开放的;学生是神采奕奕的,有强烈求知欲的,思想持续更新的,智慧不断增长的;诗词、小说、散文、传记等的欣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们未来专业的选择、职业的考量、择偶的标准、家庭的幸福。
不功利,教师不会急于求成,因为急于求成会焦虑,教师情绪上的焦虑会传染给学生,班主任还会传染给家长,家长再传染给孩子,整个教育的循环系统就是病态的,这种病态的环境难以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孩子是不幸福的。
不功利,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在推动“人”的发展过程中,努力提升“分”的最佳途径,心中有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心中有学情和学生,孩子成绩的变化起伏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这是一种正常的动态发展变化,教师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情绪一直是稳定的,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学生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学生迷雾重重,教师就化身点点繁星照亮天空;学生豁然开朗,教师就肯定鼓励他们带着梦想挑战明天。
还记得静待花开的前一句是什么?
默默耕耘!耕耘绝不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家庭、教师、学校甚至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举足轻重……
陈艳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