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坐在回上海的火车上,掏出Kindle准备看《金字塔原理》。
当我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件事,我发现自己的大脑竟然像转不动了一样!
这本书的内容并不算过于的晦涩,但我理解起来非常的吃力,有些句子反复读了两三次仍然理解不了,仍然记不住。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大脑里负责进行复杂阅读和理解的部分像锈住了一样,不管我多么努力,这部分始终转不起来。
第二件事,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涣散的可怕!
看了两三段之后不由自主的就跑神了,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过了两三分钟,而前面看的部分早已经忘记,只得再看一遍。
我变得非常的浮躁,只想一目十行的尽快往下掠过,像要寻找着什么。
但我理智上又知道,像这类的充满干货的专业书籍,你必须静下心来一字一句的好好琢磨才行。但这种浮躁的、无效的阅读习惯却变得难以控制。
这样一种情况,我相信绝对不只是发生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应该是在非常多的人身上都有。
仅仅是在三四年前,我还是有着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平心静气的反复阅读很多好书,也的确吸收了很多系统化的知识。
但回过头想一想,最近这几年来,却是很少看书了,一年能够阅读个20~30本书已经算很不错了,而且还都是粗读。
那在这几年间,具体是发生了哪些因素严重损害了我的阅读习惯呢?
我的答案是,手机和互联网。
更确切地说,是多个媒体平台所提供的「碎片化阅读」。
诚然,碎片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就目前的碎片化阅读的环境,绝对是弊大于利。
- 1 -
碎片化阅读,有哪5个弊端?
碎片化阅读总结而言,共有5种弊端。
01
形成阅读惰性,令我们不愿意再在读书时进行主动的学习和理解
无论哪一个平台上所提供的内容,由于其载体本身的限制,大多数内容源都根本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有深度的论述。
而更多地只能是提供一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获取的信息。
而所有碎片化阅读的内容提供方,天然就有一个核心的需求,就是:
“获取更多的用户”
所以,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播知识,带给你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而只是为了获取你的关注,攫取流量。
因此,那些调动情绪的,打色情擦边球的内容大行其道,各个平台都绞尽脑汁化为标题党,只为了能让你点进去,向下滑动,再点进下一篇,再向下滑动……
最终的结果是,你的大脑就像我一样,被养的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愿意动。
越是不愿意动,就越是只能去看那些不需要动脑的内容,由此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02
阅读刺激阈值的提升
我们的脑子被养的越来越懒的同时,胃口也被养的越来越刁。
只有那些简单粗暴,能够调动起来情绪的,或者是与我们自身欲望,有着直接的强关联的文章才能够令我们阅读下去。
与此同时,对于所有需要思考的部分,对于刺激不是那么强烈的内容,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
看任何文章都是迅速下滑,一目十行,文章看了三分之一就认为自己完全了理解了,标题不够“震惊”的点都懒得点。
碎片化阅读就像吸毒一样,你体会到了毒品非常轻松的带给你的强烈刺激,那么那些有干货但是平淡的内容你当然没办法、也没有耐心再看下去了。
03
非系统性的知识会损害你原有的逻辑体系,造成价值观混乱
任何的道理或建议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与适用情境。
只有在彻底理解一条道理或建议的全部内涵之后,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问题是,所有的碎片化阅读几乎都无法令你获得深入的、完整的理解,而往往只有一条简单粗暴的建议。
而现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凭借价值观出位和吸粉的时代,所以你总会不停地看到,今天有人叫你往东,明天他又建议你往西,后天又听到说你哪儿也不去才是最好的。
这些冲突的、矛盾的建议和观点,你刚吸收了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种学到了知识的幻觉。
但实质上,这些肤浅的、矛盾的观念只会令你不断地在原地打转,或者是陷入偏激。
你不可能仅从一些碎片化的观点中获得成长,这些观点带给你的自我矛盾、自我冲突、自我内耗,可能远远大过它能教给你的知识。
所以有非常多的人,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有一些轻微的心理不适,但看了太多的心理学公众号,学到了太多的心理学“知识”,反而不断的给自己的贴标签,产生了很多疑病症状。
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却因为接收的碎片化知识太多,而变得“不正常”,变得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04
变得越来越浮躁,注意力涣散
注意力涣散这一点,其实不完全是碎片化阅读的锅,而是“手机”的锅。
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在碎片时间不打开手机了。
去买菜的时候,短短十五分钟,必须打开音频软件听个书;
去楼下取个快递,也要拿上手机打开锁屏划拉几下,虽然我不知道我要划拉找什么;
马路边等个人,两分钟,得打开朋友圈刷一刷;
我们的注意力由于手机的影响,已经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
而手机作为各种强刺激源,朋友圈,王者荣耀,各个媒体平台,无数的app占据了你的心智空间,随时随地试图诱惑你。
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
05
产生一种获得了知识的错觉,因为对自己产生一种错误认知,和自我麻痹。
虽然知乎打着高质量知识社区的旗号,虽然逻辑思维的口号是爱智求真,虽然各类课程告诉你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XXX,但毫无疑问,这些都没有任何的卵用。
碎片化阅读在本质上有两个作用:
快速的、多元化的获取资讯。
在你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前提下,通过碎片化阅读作为拓展和补充。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几乎90%以上的人都不具备最基本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试图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知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获取了资讯和信息,不等于获取了【知识】。
你知道了【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这只是获取了一条信息。
你理解了为什么碎片化阅读的内涵,你能对这条信息产生疑问或者思考,你能够自己有选择的从这篇文章中选择对你有效的建议,这才叫获取了知识。
那么对于已经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被碎片化阅读侵害了心智的人而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非常简单,无非是两条:
减少低价值的碎片化阅读
恢复/建立深度阅读的习惯
思路虽然简单,但执行起来困难还是不小的。顺着这两条思路,我们对其进行分拆。
- 2 -
减少低价值的碎片化阅读,
主要从哪3个方面入手?
01
重新建立认识
我们必须明确碎片化阅读的意义所在:
“碎片化阅读只是为了获取资讯,和作为知识体系外的补充。”
因为碎片化阅读的意义与重要性需要远远的排在深度阅读之下。
当你看公众号、知乎的文章的时候,不要再用一种获得知识的错觉麻痹自己,而是需要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
“你不是在获取知识,只是在消遣而已。”
02
减少刺激源
☞ 卸载手机上的多个资讯类软件
资讯app是吞噬你时间的黑洞,它们除了让你不断的给他们内容的阅读量一篇又一篇的+1之外,什么都无法再带给你。
☞ 在混杂性的平台上,取关生活、情感类的无营养的话题和,取关时间线混乱的大V。
☞ 取关无意义的公众号
只保留少数几个你所感兴趣领域的高质量【资讯类】公号用来获取资讯,少数几个有深度的专业性公号用来拓展知识,总共不超过二十个公号,基本就足够了。
03
进行时间管理
碎片化阅读变得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碎片时间的确比以前多了一些,但更多的,其实是碎片化阅读令我们原本大块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碎,原本碎片的时间变得越来越臃肿。
比如你在公司工作一上午,原本是三个小时的大块时间,你分成三块,中间休息两次,各十分钟,这样你做事情的效率会非常高。
但如果你身边有手机,你的电脑里有知乎,淘宝,微博,那么你这三个小时的时间可能会被分割成几百份!!!
你两分钟就看一会儿手机再继续工作,忙了没五分钟就刷了两屏的知乎,有工作了三分钟又想起微博那谁的段子更新了,所以你的时间越来越碎。
再比如你从家出门要去地铁站,原本的路程为十分钟,但你路上掏出手机边看边走,这十分钟可能你要十五分钟、甚至二十分钟才能够走完,随意你的碎片时间变得越来越臃肿。
所以你需要进行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尽可能的给自己多规划出大块的时间,而不是让你的生命被碎片化的习惯蚕食。
- 3 -
如何恢复深度阅读的习惯?
恢复/建立深度阅读的习惯,主要也是从三个方面入手。
01
每天抽出固定1~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雷打不动的、用来啃那些有深度的、专业性的、需要你动脑子的书籍。
我昨天下午虽然读了好久都没办法沉下心来找回从前读书的快感,但我坚持读了四十多分钟左右,逐渐的也融入了那本书所讲的内容中。
也逐渐的能够平静下来,内心不再浮躁,获得了一种“浸入式的享受”。
这说明只要我们能够熬过最开始的那段不适应的时间,最终必然是能够重新建立阅读习惯的。
02
制造无干扰环境
在读书的时候把手机静音,把电脑断网,把女朋友哄睡着,把聒噪的邻居一拳打到冥王星,总之,在你阅读的这段时间里,你除了阅读之外,别的什么事情都不会做。
深度阅读最怕的就是,你看书看了两三页,眼神一飘瞄到了手机,顺手拿过来就刷了四五分钟;
脑子一走神想到个什么,去网站上一搜十分钟就过去了;
朋友微信给你说了句话,你回了之后顺带刷了八分钟的朋友圈;
无干扰的环境就意味着,阅读的这段时间出现了任何事情,任何疑问,你都会等到读完了之后再处理。
你必须牢牢记住,当你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做了任何阅读以外的事情,都会毁掉你的深度阅读。
03
强迫自己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只有主动参与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你可以建立阅读习惯,你也可以给自己制造无干扰环境,但当你阅读时的懒惰、不思考、应付任务时的匆匆翻过,这才是最致命的。
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用外在的行为来欺骗自己。
看起来每天都很认真的在看书,你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在努力了,以此欺骗别人,感动自己。
但当你在阅读时,你究竟是真的主动地试图去理解这本书,去学到知识,还是只是做做样子,你的内心永远比任何人都清楚。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必须要做读书笔记,读完了之后,你需要复盘,将这本书的精华内容输出为一张思维导图。
- 4 -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在裸泳的傻瓜
人最可怕的就是无意识之中逐渐被环境所改变。
“读公众号是在涨见识”,“刷回答是在学知识”,“参加微课就是在主动成长”等这些都是一些潜移默化在影响着你的大环境。
重要的是,你必须保持理智的认识,不被别人的言论忽悠,不为了偷懒而自欺欺人。
盲从别人的建议是最容易的,相信只带给你情绪刺激的毒鸡汤也很简单,但这除了令你变得越来越愚蠢,越来越狭隘之外再无其他。
我相信在无数庸人中最聪明的你不会甘于被大环境所忽悠,而是始终能坚持静下心来保持深度的、成体系的阅读和学习。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在裸泳的傻瓜。
共勉。
- The End -
文章:炼己者(ID:fengxu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