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鸡娃不如上班工作,家有学生党,每晚都要上演一部鸡飞狗跳家庭伦理武打剧!每到开学季和考试季,这就是万千妈妈的真实心情写照。
莉妈前几天又跟我说:“橙子,我怎么还是这样忙乱?晚上也有做计划呀,可是孩子就是拖,硬是要磨蹭到晚上11点,我着急想骂人。”莉妈的话让我深思,她跟我交流的非常多,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她都非常清楚,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年前开始陆续在一个平台写亲子时间管理战术层面的文章,晚上时间如何安排、寒暑假的利用、学期计划等,手把手的教程让很多人受益,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体系,就好像张三的眼睛,李四的嘴巴,王五的耳朵,赵六的鼻子,大家看到的只是毫不相干的器官。
今天,要让大家看到张三的完整画像,张三的眼睛、嘴、耳朵、鼻子,一次看清楚,从认知、方法和情绪三个维度来建立你自己的亲子时间管理体系。
1.认知上,不因磨蹭而专治磨蹭
“别磨蹭,你能不能快点?”
大多数人一说到孩子的时间管理,总是将目光集中在做起床、作业、吃饭、睡觉四大磨蹭的拦路虎上。
起床磨蹭:早上醒不来,拉都拉不起床。
作业磨蹭:不论作业多少,都要拖到最后一刻。
吃饭磨蹭:挑三拣四,反正就是不想吃。
睡觉磨蹭:故事还没听,书还没看,牙还没刷,反正就是不能上床,睡不着,但是,真躺下,两分钟以后就呼呼大睡,谁也叫不醒。
十个家庭有九个家庭会因为这四大拦路虎而发生世界大战,只是频繁程度不一样而已。但是如果仅是把对亲子时间管理的认知局限在治磨蹭上,这个认知的局限只会让你的亲子时间管理毫无进展。一旦产生认知的差距,就会走出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升级你的认知只需一点,就是认清亲子时间管理的本质。
本质:从孩子的长远目标出发,通过制定计划和分解任务,让大小事情有序完成。
时间管理不是将时间安排的更紧凑,早点做完作业睡觉这么简单,而是必须通过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这样才能知道哪些事情必须去做,哪些事情可以交给别人做,哪些事情不要做。
纠结于作业多花了半小时,不如多花时间,不定期和孩子讨论孩子的兴趣与激情所在的领域,探讨孩子可能达成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指路灯,然后将目标分解成小的、可以实现的小任务,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让大小事情有序完成这个结果自然而然就呈现出来了。
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加入待办这些动作都不能直接产生收益,甚至要投入时间成本,之所以必须投入,因为这是一个杠杆,可以撬动你的人生!
2.方法上,建立年月周日的时间管理体系树
儿童时间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一个包含年、月、周、日安排的完整的系统,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这棵树的树根是孩子的内驱力,树干是年目标,树枝是月计划,树杈是周安排,每一片叶子就是日执行。如何能保证每一片叶子都有充分的营养?整棵树必须都健康茁壮。
树根——内驱力:
无根不成树,这也是儿童时间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孩子的内驱力。
时间管理不像吃饭喝水,孩子饿了就会去吃东西,渴了就会去喝水,不需要别人督促。时间管理是反人性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可是却必须为了作业、补习班、练琴等任务和自己的天性对着干。没有内在的驱动,磨洋工是必然的,再好的方法和工具都不管用。
前同事小时候一直被逼着练钢琴,在她妈的强压下,每天都心不甘情不愿练琴,过了7级以后就不再碰琴,直到工作后,接触到古筝,疯狂的爱上这种乐器,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弹琴,没事就琢磨,前两年拿到最高级证书,直接辞职当起了古筝老师。
树干——年目标:
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将热情、激情、人生的目标转化为年目标,就像王健林说的那句话:要先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去实现。
对孩子来说并不是自然年的的年目标,而是和学校时间结合的学年目标,孩子的生活简单,就是在这一学年里学科学习、思想、体育、舞蹈、足球、乐器、围棋等等各方面孩子的学习内容,都可以和孩子讨论设定一个可以踮起脚尖摸的着的目标。
年目标的核心是搞清楚想要什么。你需要掌握的三个原则:
一是具体量化。不量化的目标不是好目标。比如语文的目标是多学习国学,不如改为背诵20首古诗,学习论语前4章等;围棋的目标是好好学,不如改为考过二段。
二是可达成的。比如孩子的英语水平还不到ket,非要定一个考过pet的不现实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基本跟没有一样,因为基本不可能达成。
三是利用工具。思维导图或者可视化的表格是帮助孩子理解的利器。
树枝——月计划:
月计划反馈的周期较长,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个,包括孩子的上下两个学期、以及寒暑假的计划。这四段时间各有特点,所以必须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月计划。
月计划的核心是承上启下。你需要掌握的两个原则:
一是抓大放小。承上,月计划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将年度目标分解,不能全是紧急救火临时起意芝麻蒜皮的事情,头上悬着一个年目标。
二是可分解的。启下,月计划必须要被分解为更小的单元,这样的计划才能转变为任务去执行。比如英语4月要记住150个单词,这样很容易分解到每周和每天。
树杈——周安排:
周安排就是将孩子日程中的任务和月目标分解下来的任务合理的组合起来。就像乐高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安排好孩子平时和周末的时间。
周安排的核心是习惯养成。你需要掌握的一个原则:
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些时间都是没有弹性的,有外部约束,很容易遵守,其他弹性时间也要试着固化下来。比如晨起背5个单词,晚上7-8点数学网课等,既保证了长期目标的实现,也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
树叶——日执行:
日执行是最终将所有目标计划落地的基础,也就是每个妈妈最头疼的起床、吃饭、作业、睡觉,和熊孩子的日常。
日执行的核心是效率提升。你需要掌握三个原则:
一是要事第一。最重要的事情先做,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对孩子而言,帮助孩子将每日要做的事情转化为待办事项,排序,一个一个击破。
二是迭代升级。先完成再完美,先逐步建立时间管理的好习惯,然后再优化,提高执行力度,不要想着一开始就成为高手。
三是利用工具。风靡全球的番茄工作法任何时候介绍给孩子都不晚,专注25分钟的效率。
以内驱力为前提,设定年目标,分解月计划,合理周安排,坚决日执行,何愁做不了任何事?
3.情绪上,正确的认知让你化焦虑为动力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个别人家孩子,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时间安排到分钟,但事实总是不如愿,看着自己孩子磨蹭拖拉就来气,当妈的心理建设就崩塌了,责备自己为什么管不好孩子,很快,这种崩溃、埋怨会转嫁给孩子,形成恶性循环。
耶克斯多德森曲线(焦虑曲线)可以帮助大家认识自己的焦虑。
心理学家耶克斯与多德森经实验研究归纳出的描述焦虑程度和效率之间的“倒U型曲线”,动机水平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
举个例子,小张学习还不错,一次数学考试,他认为很简单,未重视和复习,结果成绩不理想,后来有一个机会参加科技竞赛,可以升学加分,他发誓一定要得奖,结果事与愿违。
因此,妈妈在帮助孩子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要关注孩子完成任务的心理压力。简单任务情况下,父母的提醒、催促会加大孩子的紧张程度,孩子的效率会提升,任务太难孩子压力大,效率可能迅速下降。父母根据焦虑曲线的规律,准确把握任务的难易,化焦虑为动力。
认知、方法、情绪三个维度可以帮助每一位妈妈做好亲子时间管理,但不是在同一天,也不会是同一种方法。慢慢来,持续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