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6.6公里,刚好是7:10。做了一下简单的拉伸,回到公司7:30刚好遇到去吃早餐的同事。一个个都是这样子说的:
“你真厉害,6:00就能起来去跑步。”
“你都不困的吗?起那么早?”
“你一周跑得这么频繁,都不累的吗?”
……
诸如此类!
我恢复跑步有一段时间了,有时候5公里,有时候6公里,有时候10公里,不过基本都是五六公里的时候比较多。都是6:00或者6点30之前起床,因为公司八点半才上班,哪怕我的配速只在7分钟,也完全有时间跑五六公里。
自从恢复了跑步,我发现自己不内耗了,不压抑了,不焦虑了,不胡思乱想了,不沉迷于短剧短视频了,不熬夜了。工作忙碌,我将夜跑改成了晨跑。
一开始早起真的很痛苦有时候是5点多就起来了,发现越跑越累,原因是我没睡够8个小时,身体还处于睡眠状态,强行把自己唤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再加上又熬夜又早起,肯定身体处于疲惫状态,自己又好高骛远,一跑就想跑个10公里。因为我想着曾经我自己一出手就是10公里的距离,跑个五六公里有些对不起早起的自己。
跑步的最终归宿,不是快,而是快乐。
但是我却忘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已经很久没有系统的跑过长距离的步了,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已经很久没有跑过100公里的月跑量了,在这种前提下一开始就10公里,对身体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很难,可能是你把目标定的太高,或者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都是这样。
所以那段时间我是跑跑停停,跑一天休10天。跑一天休三天,身体都会慢慢处于一个懒惰的状态,而内心也会告诉自己躺平比跑步舒服多了,为什么要如此的去折腾自己呢?
平时工作忙了,下班时间多了,就容易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沉迷于短视频,真的能获得短暂的快乐。在深夜里意犹未尽的刷着短视频,看着无脑短剧,精神得到了短暂的麻痹,而身体却在逐渐的内耗。想改变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毕竟躺平了一年多的时间,习惯了这种生活,身体发福,思想也在发福,安于现状。
3月万物复苏绿意盎然,天地之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让我看到了春天的希望。我似乎意识到自己该改变了,但是犹豫徘徊,总是让我难行动起来,想得多做得少,自然就不断的内耗着自己。这包括工作和生活。
工作上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看着别人为什么一下子升职加薪了,而自己却越做越糟糕,自我怀疑能力不足,还是年纪大了到了被嫌弃的地步?但我忽视了别人对工作的态度,长期以来自我提升的坚持以及接受新事物胸怀……哪里有一蹴而就的提升,人家能升职加薪都是有计谋有筹划的,只不过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突然的升职加薪,而不是予以记忆的付出。
对于生活,我减少了回家的频率,从每周一次到半个月一次再到一个月一次。在不回家的时间,我选择了躺平。终日不知所以,沉迷网络不可自拔。
想到这些,知道自己再不改变,肯定会废掉。于是尝试一次次的跑步,一次次的放弃,如此循环。让我最终下定决心的,还是因为身体上出现了毛病。眼睛莫名的剧痛,颈椎和腰椎总是在深夜里折磨着我。我才意识到自己该运动了,要不真的会废掉。
对于跑步,我没有刻意去要求自己跑多长的距离多快的速度。我也不再想以前自己怎么去跑的全程马拉松,我现在只当做自己是跑步的小白从零开始,一步一脚印。忘掉以前的成绩,重新开跑。我跟自己说,只要跑起来就是好的,别的不用管。时间是验证努力的最好试金石,前提是我有在行动。有在坚持。
就这样慢慢的鼓励自己,慢慢的跑起来,开始目标是很模糊的,跑着跑着感觉目标越来越清晰。同时我也慢慢意识到了改变内耗的最佳办法就是挥汗如雨,跑步分泌出来的多巴胺,让我觉得开心快乐自由。身体得到放松,内心得到安静。慢慢的我又找到了那种感觉,原来跑步不是一种坚持,也不是一种习惯,而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要是我超过三天不跑步,就感觉人生中缺乏了什么东西。正因为坚持经常跑步,才可以让我毫无忌惮地每天享受美食,我再也不怕发胖了,也不怕血糖高了。
不是人人都有跑步的天分,但是跑步这事情,坚持一段时间,就很容易上瘾。你先是爱上大汗淋漓后的轻松,接着会爱上自己渐渐紧致的身体,然后爱上自己变得纯净的发肤,跑步带来身体的变化微妙而强烈。
当然在跑步的同时,我也像以前一样,把写作捡起来。跑步,看书,写作整理简单的关系,好好的陪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