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课例评析
仔细阅读了《看云识天气》第二篇课堂实录,我觉得这是一堂很实用的,接地气的课。课堂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也特别受一线教师的欢迎。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一、明确目标,定位课堂
本堂课就是要通过《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的
窦桂梅老师认为:我们应该“用超学科的观点”来看待当今的语文,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本位”来思考“语文”的定位。一篇课文也是如此,教学设计之前先定位,《看云识天气》就定位为写作型文本进行学习。
写作型文本就是要在课堂上明确文本的结构,学习本文“表达特别有条理”的优点,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设置了四个课堂大环节,分别“宏观看全篇骨架、中观识段落铺展、近观析层次构造、微观鉴句内逻辑”四个板块来构造这节课。结构层次清晰,教学板块设计从发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从宏观看全篇最后到微观看句子。
本节课从头到尾,都是围绕:“表达特别有条理”来展开的。目标明确、清晰。步步扎实,打下基础。
二、方法驱动,对话课堂
肖培东老师说:当我们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并构思了较好的课堂设计后,我们就会发现所谓教学其实就在对话。
所以,本节课在用方法来对话课堂。
这里所说的方法,指的是本堂课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课堂的四个大环节就是方法的指引,可以从全篇到段落再到层次构造,最后是句子逻辑。学生今后习得这种方法后,自然也会构造自己的一篇文,先搭建起文章的构架,然后慢慢的再往里丰富。
这堂课还有多处也体现了方法。比如每个大环节后面直接指出这个环节的方法是全篇提炼。在教学设计是这样体现出来的,以宏观看全篇这一环节为例,是这样体现出来的。如这一环节开始先课件出示1.宏观看全篇骨架,方法是全篇提炼。这一环节最后课件在出示“宏观看全篇骨架方法”,进行课堂总结:总分分总巧张弛,层层分类眉目秀,表识句子来引领,清清爽爽好结构。小结方法就是课堂游戏环节,既注意使课堂设置的有趣味,又注重了用实例对学生进行训练。
三、培养思维,层次清晰
老师在课堂说:我要考你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像“中观识段落铺展”环节,既讲到了横式排列,如“不同的云有什么不一样”这个问题的设计。同时又考虑到纵式发展,如:周迅这位演员的例子,从纵式来说明周迅的成长路径。所以,本节课这是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设计的。
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每一次方法总结引领,都是对学生思维的考验。
特别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更是思维的跳脱,从自然界的云想到生活中的云。自然界的云可以识天气,生活中的云就是人生的风景。风来了,雨来了,生命的精彩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