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论语》
系统正见:《习主席:论农村文化建设》《家道传承》《次第花开》。
发心:做一名基本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
正见:正己化人。
感悟: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在这一天里,人们会像正月初一一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祭拜、放鞭炮、喝粉汤,吃饺子。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人们为什么把正月初五叫做“破五”?到底“破什么”?老人们说:正月初五要“一破、二送、三接”,“一破”指的是破除过年期间的所有禁忌,“二送”指的是把“穷神”送出家门。“三接”就是指接财神,所谓穷神主要指“五穷”,就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破五一过,寓意着年已经过去了,所以“破五”也有送年的意思。关于“破五”,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
传说一:
“穷神”是姜子牙的前妻马夫人,因为姜子牙自幼生活贫困,后来还开过饭馆,做过小买卖,当过屠夫,但都一事无成。于是他的前妻马夫人就抛弃了他,后来姜子牙封神时,马夫人就前来讨封,姜子牙不堪其扰,最终就封她为“穷神”,也就是“扫把星”。在姜子牙封神的时候,还告诉马夫人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但是要逢破既归。”于是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福”字,主要是用来驱赶穷神,所以“破五”也被称为“破穷神”。
传说二: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玉帝派弥勒佛来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弥勒佛来到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于是,人们便遵照他的意愿,逢集上会办年货,实打实地忙开了。弥勒佛还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同时,要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头一天,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穿戴整齐,相互祝贺,尽情吃喝玩乐。同时,还要走亲访友,上坟祭祖……这样一来,人间真的太平无事了。玉皇大帝拨开云头,俯视人间,一片欢乐景象,心里自然高兴。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吵声。原来是姜太公的老婆(人们称她为脏神,专管茅房,粪土),正在跟大肚子弥勒佛吵架呢。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但无论有怎样的叫法,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传说,人们把正月初五看的仅次于正月初一般重要。早上还没起床,婆婆就打来电话,说粉汤已经做好,让我们赶紧起床。吃过早饭,趁着婆婆回老家烧香的间隙,我和好面,拿来昨天已从冰箱里取出的洋槐花,再煎几个鸡蛋,调好中午要吃的饺子馅。转身发现婆婆的手机放在桌子上,而我的手机却不见了。到隔壁找了一趟,没发现。心想:一定是婆婆拿错了。那怎么办?没有了手机就没办法读书,写文章,看抖音了,连我的拼多多也不能浇水了,万一我婆婆不回来,那半天的时间不是浪费了吗?要不要回家去取呢?正在这时候,婆婆拿着手机来了。边走边说:“快看看我手机上的按钮咋不见了?”我笑着说:“你拿的是我的手机,你的还躺在桌子上呢。”婆婆这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说:“怪不道我找不到手机上的按钮了呢。”院子里响起一阵欢快的笑声。生活真有趣,有时候他会在无意之中给我们制造一个又一个惊喜。
下午有一个朋友要来玩,就告诉婆婆和朋友见面后就回伊川。婆婆一听说我们要回伊川,马上开始准备东西,青菜、白菜、红萝卜、酸豆角、红枣、面粉、馒头、果子、鸡蛋、鸭蛋等塞了满满一个后备箱。瞬间被感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有家的感觉真好。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幸福,好像别人亏欠我们的太多,其实,爱一直都在,只是我们因忙碌和贪执让心灵麻木得感受不到爱的存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