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F73的华鋆yun,也就是华小妹。
首先跟大家说声抱歉啊,我是个有着听力障碍的人,戴着助听器,因为听力上缺乏一个有效的反馈,我的发音不是很清楚,我会在语音下面附上文字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在说什么。虽然可以直接发简书,但我还是选择语音的形式来分享复盘,这也是一种突破与挑战,我们都是在突破的过程中成长的。谢谢您的包容!
除了大三学生以外,赋能听力师也是我的一个标签,我曾经在3个月内为十几听障者赋能并给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但在其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沟通问题,让我一度认为自己的情商比较低,不能很好地给他们进行心情上的开导,达到一定的沟通目的。
感谢王玉老师的EI教授,在所有伙伴们认真学习的良好氛围下,短短两天,我收获了不少。下面,我想通过一件事情来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经常会有比较多的听障者伙伴,因为自己的听力缺陷而遇到学习、工作上的问题,甚至忍受着比他人更多、更大的苦难。
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个人,他戴着助听器,刚毕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不到两个月,当时他被要求在4天内完成一个任务,但是4和7,对于我们听力比较差的人来说,听着几乎一模一样,他当时误认为是7天,也就是一个星期,并按照这7天去安排、去做的这件事。很显然到了第5天,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被上司重重地批评了。他特别委屈,一度情绪非常差,很负面,认为自己因为听力的问题,让他做不好什么事情。
他被骂的那一天,也就是他情绪非常糟糕,达到了负面的一个极点的时候,来找我倾诉。我感受到了他的很多负面情绪,也感同身受,在他大致描述了当时的前因后果之后,我就马上清楚了整件事情,于是比较地直接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接到任务时可以采取纸笔记录的方式,跟上司再次确认任务的内容和时间点,以避免以后类似的事情发生。
很遗憾,这样看似很完美很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没有解决他的问题,他看起来更加难受了,认为我还不理解他的处境,没有感受到他的痛苦,然后他的负面情绪更多了。后来费了不少口舌功夫,说了很多,直到他情绪平静下来了才接受我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
之后,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个简单开导的事情,却没有很好地缓解他当时的负面情绪,没能促使他转变为正面积极的态度。是不是我哪里方法不对,难道是我真的不理解他吗?不,我也戴助听器,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能感同身受。难道是我情商低吗?我不知道,也有点茫然。
后来,在王玉老师的情商智能EI课程中,我找到了答案。
第一、同理心聆听的三个方式——专注、跟随、回应。
虽然我专注地去听他的倾诉,弄懂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没有很好地去做跟随与回应。如果我当时使用鼓励对方讲下去的词语,鼓励对方表现出他的情感。比如:“这样的啊!”“接着呢?”“后来事情解决了吗?”“上司是怎么回应的?”等等。
再加上一些回应:“我想因为你认为上司不理解你的听力情况而严厉批评了你,你感到委屈,是吗?”用这样的一句话,用基本同理心去回应对方的感觉,理解他当时情境下的情绪和它背后的含义,那么对方会认为自己是真的在尝试理解他,也感受到了我的同理心,他就能很好的去表达更多的事实与情感,更深一步来说,这样是一种帮助他、促使他去更全面地思考这件事,回忆当时的情景和他整个人的状态,也有利于我帮助他去梳理这件事情,为下面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做准备。
第二、分心法和分辨法,合二而一,事半功倍。
当时他的情绪处于强烈的一种负面状态,因此他的言语行为都带上了浓烈的情绪色彩,整个人都沉浸于一个世界里,暂且可以说是整个人被黑暗的阴影笼罩着,外面的人说什么,他可能听不进,处于排斥的状态。
负面的感受会产生不合理的想法,可以先用【“分心法”】帮助他暂时脱离这种状态,有两种方法:
1.肢体语言上,与他合拍共情,例如:给一个拥抱OR 与他处于同一高度上,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没关系的,一切会过去的。”
2.约对方出去,一起喝咖啡,一起散步,利用转移的方式,改善他的情绪状态。
应用了“分心法”,等他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运用“分辨法”,帮助他分析整个事情,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改变情绪的状态,事半功倍。
第三、价值观的自我认知。
为什么我面对他人的倾诉,第一反应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非表达共情,表达我的同理心呢?
看了下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念卡片:
我喜欢帮助他人,愿意以同理心去跟他人沟通,但我较为看重效率,在对方找我倾诉问题时,我更倾向于用最快的方式给出解决方案,帮助他解决问题。但很显然,效果不是很好,通常对方在带着情绪来的时候,他们最首要的是情绪上的排解,其次才是解决问题。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沟通就更顺利许多,从而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以上是我的三点收获,情感智能是个能力,掌握这项能力,认知自我与他人的情绪,从而激励自己和积极地影响他人,技能可能是有限的,但它的运用是无限的,今日只是取其万分之一,日后仍需深刻体会,让EI成为我们的护身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