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去完形参加了一次“情绪智慧”的体验课,我将用感同、 反思、觉察、释放、疗愈、觉醒来描述我这两天的所感所想所悟。
1 感同
第一个体验是让我们两个陌生人,注视对方眼睛30秒,我和坐在我右面的文伟手拉着手,相互注视着,只是几秒,她的眼角就滚下了一颗泪珠,我看着那颗晶莹剔透的泪珠缓缓下移,脸上的泪痕,我的眼泪也涌入了眼眶,我生出了心疼之感,我不能感受到她的委屈、不甘与无助,我想我可以陪着她一起流泪,30秒结束时我们拥抱在一起,我是很用力地抱住她,拍着她的后背,我想把我的能量给她。
接下来是和左面的梨花对视,同样的我们俩都流泪了,结束时我轻轻擦去梨花眼角的泪水,撩起遮住她脸庞的发丝,也给了她一个很有力量的拥抱。在那时那刻,任何语言都比不上感受着她们的感受,默默地陪伴。
作为一个老师,以前我更多的是“说”,想着用语言去打动或者说服别人,尽管后来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学会了“听”,让别人去说我当听者;对于情感的链接我只停留在聊天时肢体上的一个前倾,看着对方说话,却没有更多的去关注对方的眼睛,而那一刻我真真明白了“眼睛会说话”,那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但我也有了一个疑惑“发生了什么让她们有这样一种的情绪?”带着这个疑问,我更加投入地进行下面的体验。
2 反思
海民老师和当过兵的强哥做了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如果老师问你一个问题,你想要就出右脚,一直要就一直出右脚。游戏开始,海民老师问你想不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强哥右脚向前挪动了一步;你想不想升职加薪?强哥右脚又向前挪动了一小步;你想不想要大房子?此时的强哥已经意识到如果什么都想要的话,他就得劈叉了,于是他说房子不用换了,他的右脚没有动;老师又问你想不想要学区房?强哥想不要,但禁不住老师一再地问,他的右脚又往前挪了一点点……我相信在场的每个人对这个游戏都有触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想要了,有的是不得不要,有的是被别人推着要,有些是盲目的要,但无论怎样都是我们内在的所求,正像海民老师所讲“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在的显化”身体、健康、事业、钱财都是内心的显化。对我们自己、孩子,我们往往是高期待,而当我们高支持跟不上时,我们就容易产生情绪上的落差,轻者一顿愤怒的爆发,重者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自我成长和完善非常重要,活出力量和自在,遇到问题,先调整状态,稳定情绪,然后再去想解决方案。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好不好走、远与近的区别,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3 觉察
“这世上没有处不了的人,只有承受不了的被对方激起来的情绪和感受。”海民老师讲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忽然理解了他讲的“状态”是什么了,我认为就是我们当时的“态度、情绪”,别人可能激怒了我们,别人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了喜悦,尽管可能是一件事情引起的,但归根结底是来自于人,而我们把“事”上的情绪转到了“人”身上,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情绪反应,抱怨、委屈、愤怒、不甘、失落、抑郁、狂躁、大哭、大喜、微笑……原因是我们陷入是非对错的判断,于是就有情绪。
海明老师说:我们往往活在观点、标准中,评判就等于扎刀子。当我们用世俗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一件事情、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有判断上、认知上的偏差,就如同世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你能评判谁的正确?就比如苏东坡和佛印禅师,苏东坡眼中打坐的佛印像堆牛粪,佛印眼中打坐的苏东坡像一尊佛,心如佛,所以看人像佛,心如粪,所以看人如粪。所以高明之人,一定是有跳出对错输赢的思维。自我觉察、观察,不断地提升自我,管理好情绪。
4 释放
两天的学习中,海民老师一直在让我们学会释放情绪,在一次“啊”的大喊体验中,我听到了狂吼、嚎啕大哭、捶胸顿足……有多少时候我们忘记了去释放,或者不知道怎么去宣泄。从小被教育"忍“,常有“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的劝解,我并不是不赞成“忍”,我们常讲“与垃圾人讲理能讲得通吗?只能自己忍了。”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想的是“忍一下海阔天空,于是把我们自己活委屈了。”所以学会把不好的情绪、忍出来的情绪释放出去,可以去打沙袋、狂奔、飙歌、吃好吃的、买东西、追剧、与人倾诉、嚎啕大哭,哪怕歇斯底里又何妨呢!
5 疗愈
对原生家庭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源自听了《人生海海》的作家麦家用20多年的疗伤才与自己和解的故事。麦家说“写作就是想剪断过去”,他说自己就像是被当作鸡鸭一样养大,在童年的时候缺乏关爱,没体会过甜的滋味是什么,虽然因为自己的经历让自己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就,但是他宁愿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来度过平凡的一生。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两天的体验,我听了那么多原生家庭的故事(其实我更想写成事故),我心疼伙伴们在幼年时遭受到的一切痛苦与创伤,我也感恩我的父母给予我的呵护与快乐,才让我直到现在都有力量去奔跑,而且是快乐的奔跑;也让我自省,在我女儿的成长中我还有哪些做的不对的地方,需要我去调整,需要再和女儿深入沟通交流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被输入许多的观点——“应该”、“必须”、“需要”。海民老师讲的从观点中跳出来的咒语:去你妈的!去我妈的!原来爆粗口还可以有这层用意。
6 觉醒
海民老师讲了一个小白兔把胡萝卜当鱼饵钓鱼的故事。小白兔去钓鱼。第一天,一无所获;第二天,还是如此;第三天,小白兔刚到河边,一条大鱼从河里跳了出来,大叫:“你再敢用胡萝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小白兔像极了我们做父母的,就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孩子,孩子反而还不领情,父母认为的孩子不懂事恰恰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不懂事”,不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说这样一些话:“我当初为了要你,受了多少罪,你知道吗?”“我省吃俭用,辛苦工作赚钱,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这其实是一种道德绑架,是时候该觉醒了,生命从来不是这样来被爱的。
家,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心灵的归宿,情感的寄托。 父母在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与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牵挂,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多么奇妙的缘分,多么美好的关系。
从这一刻起,我们试着放过自己,与自己和解,与过去和解;从这一刻起,我们学着去爱自己,爱别人,把我们已经丢失的那份爱找回来;从这一刻起,我们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他们带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生命,感恩他们的付出;从这一刻起,我们要与我们的另一半相互扶持,走过我们美好的生活,一起营造我们幸福的港湾;从这一刻起,我们懂得孩子是我们手心中的宝,我们用心去呵护那棵还在成长的小苗,给孩子自由,陪孩子去放飞……
双手拥抱自己,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我爱你,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