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
在教练课程中,这是屡次被抛出的一个强有力问题,会引发大家的深刻思考。
对我来说,积极正面的思考是:
- 钱可以让我买到我想要的物质,时间,服务,让我生活得更加舒适,从容,体面;
-钱可以体现我的价值,我的薪水代表了我的能力,我的身价代表我的社会地位;
-钱可以带给我安全感,不必为“五斗米而折腰”,不必违背良心去做事,不必看他人脸色,不必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活着;
-钱可以让我及家人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可以让太太买更多的衣服,首饰,化妆品,可以给父母更好的晚年,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钱可以带给我自由,我想上班就上班,想去旅行就去旅行,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用那么多的顾忌与束缚;
-钱还可以让我去做公益与慈善,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他们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等等,也许还有很多我现在还想不到的好处,
当然钱也有恶的一面;
-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我必须工作更努力,加班更勤奋,必将牺牲大量陪伴家人和关照自己的时间,最终也许得到了金钱,失去了与家人的欢乐,失去了宝贵的健康;
-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我可能要说违心的话,做迫不得已的事,一辈子遭到良心的谴责;
-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我可能会变成吝啬刻薄,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与家人,朋友的距离越走越远;
-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我身边的亲人,朋友也许会变得势利,自私,为了钱而互相攻击,对簿公堂。
所以我们的先贤早就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就是说赚取金钱要符合社会法律与道德规范,这样才会心安理得; 花费金钱,需要适度,量入为出,否则金山,银山也会很快被挥霍一空。
那么,问题来了:多少钱才是一个合适的"度"呢? 换句话说多少钱才能让我觉得不差钱了呢?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有的人身价上亿还一直觉得差钱,不停的想着赚更多的钱;有的人只要保证了基本的吃,住需求,就很满足,甚至开始行善,资助他人。 这里的关键还是由你自己的价值观取向决定的,金钱对你来说只是保障基本生活的手段,还是你生活的全部。
对于我来说,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赚取金钱,以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品质的生活,从而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钱花费在自己精神层面的提升;但我不想成为金钱的奴隶,生活的全部重心都建立在金钱上面。那样的话,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了自己,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如果在此生赚到足够的钱能够实现上面说的正面思考的大部分,并且让我不要染指那些恶的方面,我觉得金钱就会成为我一辈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