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与别人聊天时,在几分钟之内“我”字出现不超过5次,对方对你的好感会增加50%,反之,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反感。
我们怎么可能对一个每句话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感兴趣呢?
麦克.贝克特尔的《高难度对话》提到一条法则:没有什么比真诚地倾听更能建立信任了。看着对方的眼睛,听他们诉说而不插话打断,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发自内心的倾听是最好的粘合剂,它能迅速人们连接在一起,比其他任何方法都快。
学会倾听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以下几种谈话方式也有帮助。
一、不要打断别人
一天,我正在厨房炒菜。老公在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肉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呦,锅子歪了!」「住口!」我脱口而出,「我懂怎么炒菜。」「你当然懂,老婆,」老公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说话也如做菜,贸然打断别人,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好的谈话者,懂得适当沉默,静静地听取对方的观点,不急匆匆地下结论。谈话中,拿捏好分寸,控制好说话的节奏,让对方有时间有机会把意见完整地表达出来。
二、练习不做过多的揣测
闺蜜芳过着“标配”的女人生活:一份稳定的事业,一个顾家的老公,三套坐落于市中心的房子。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她似乎毫不费力就得到了。表面上看起来,她活得很惬意,就算跟人说过得不好,也总会被一句话顶回来——“你这样还过得不好,那我们是白活了。”
她曾经私下对我说:“我21岁就开始工作,28岁弟弟因车祸去世,30岁母亲癌症去世。物质上拥有的不少,但心里塞满许多人和事。”
对于芳来说,许多人都不理解她的生活。比较好的沟通方式,就是摆正自己的立场,不要过多揣测别人。
三、请对方解释问题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问小明:“你的理想是什么?小明激动地说:“建一间猪圈,养五头猪。然后每天杀一头猪,天天有肉吃”
我追问道:“为什么不把猪卖了呢?”
小明说,因为家里穷,总是吃自家地里种的蔬菜。
听完后,全班同学都沉默了。
我并没有对小明的理想做出评价,而是放慢了谈话速度,请小明进一步做出解释。这样可以加深对话题的理解,推进对话的进行。
请对方解释问题,还可以用这样的对话方式:
“你说钱是问题所在,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关于金钱,你能多告诉我一些吗?”
“你说你想从工作中得到好的回报,那么对你来说,什么算是很好的薪水呢?”
是的,在谈话中,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我们控制不了别人的行动或感受,却可以把握自己的回应。我们需要分享彼此的观点、发现事实地真相,而不是争出谁对谁错。
好的对话,来自真实,而不是争赢。